Pilon骨折治疗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ilon骨折治疗研究

Pilon骨折治疗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对Pilon骨折治疗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2002年2月~2007年4月,共收治Pilon骨折35例,Ⅰ型5例,Ⅱ型17型,Ⅲ13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Ⅰ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Ⅱ、Ⅲ型采用手术治疗,随访0.5~5年,平均2年。结果:Ⅰ型优良率为100%,Ⅱ型为80%,Ⅲ型为50%。并发症:伤口皮肤坏死、不愈合、感染、畸形愈合、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Ⅲ型发生率最高。结论:治疗效果取决于原始损伤的程度、手术时期的选择、术中操作技巧、关节面的复位固定情况、功能锻炼。   [关键词] Pilon骨折;内固定;研究   [中图分类号] R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c)-038-02      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多因坠落伤和交通事故所致。约占下肢骨折的1%,胫骨骨折的3%~10%,75%~85%并发腓骨骨折,因胫骨远端包括关节面,常呈粉碎性,嵌插不稳定,复位难度大,且周围软组织少,血运差,损伤常严重,术后并发症多,故Pilon骨折的治疗具有挑战性,2002年2月~2007年10月,笔者对35例Pilon骨折治疗并通过随访,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7例,女8例,年龄18~60岁,平均32.4岁,左侧20例,右侧15例。致伤原因:坠落伤15例,车祸伤12例,重物砸伤5例,滑倒扭伤3例。闭合性骨折33例,开放性骨折2例,有腓骨下段骨折2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4 h~9 d,平均8 d。   1.2软组织损伤程度   采用Tscherne分级方法[1]:0级指没有损伤或因骨折血肿所致的轻度肿胀。Ⅰ级指间接性的表浅挫伤。Ⅱ级指深部伴有污染的挫伤,擦伤或出现张力性水泡将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Ⅲ级指直接广泛挫伤,肌肉损伤、血管神经损伤或已出现骨筋膜综合征。本组35例中,Ⅰ型15例,Ⅱ型20例。   1.3骨折类型   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2]:Ⅰ型胫骨远端关节面劈裂骨折,无明显关节面移位。Ⅱ型关节面骨折有移位,无粉碎。Ⅲ型胫骨远端压缩和粉碎性骨折。其中,Ⅲ型骨折行CT平扫发现,关节面骨折分为6个主要骨块,分别是前侧、后侧、内侧、前外侧、后外侧和中央的压缩骨块(冲床死骨)。本组Ⅰ型5例,Ⅱ型17例,Ⅲ型13例。   1.4治疗方法   5例Ⅰ型骨折,石膏外固定治疗,30例经手术治疗,1例急诊手术。   1.4.1术前 ①完善术前检查排外并发损伤及存在的潜在疾病。②跟骨牵引起到部分复位、临时固定的目的。③抬高患肢,冰敷,选择性使用激素以减轻水肿。④甘露醇脱水,足趾锻炼以消肿。⑤患踝部作为被动防御性屏障皮肤软组织已受损,主动性防御血运亦相应受损,故抗生素早期应用非常有必要。⑥当有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时,难以忍受的疼痛;被动牵拉痛阳性,应及时手术减压。⑦当皮肤皱褶、水泡凹陷时,手术时机已到,一般需7~14 d。   1.4.2手术 ①入路选择,基本上采用以下切口和要求:腓骨取后外侧切口;胫骨取标准前内侧入路;皮肤相距6 cm以上;尽量包括开放伤口;尽量避开钢板。②手术步骤[3]:腓骨长度恢复和解剖复位;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解剖复位;干骺端骨缺损松质骨植骨;胫骨内侧三叶草钢板固定;部分最严重的Ⅲ型骨折行踝关节融合。③操作上切口稍长不做皮下分离,牵拉要轻,术中严格止血,骨折渗血用明胶海棉压迫,彻底清理关节内碎骨块及淤血,保留有软组织相接的碎骨块,术中直视+C臂机联合应用,确保复位效果,关节面复位应稍过度。关闭关节腔,无法缝合时,可用深筋膜修复,缝合皮肤张力大时,可减张缝合,或网眼减张。   1.4.3术后处理 抬高患肢,足趾活动,应用甘露醇消肿,预防感染48 h后拔引流管,患肢活动幅度应逐渐加大,6周为最大,12周可负重。   1.5 术后踝关节功能按Mazur等[4]提出的评定标准   优:踝关节无疼痛,步态正常。良:踝关节轻微疼痛,步态正常,活动度为正常的3/4。可:踝关节活动时疼痛,步态正常,活动度为正常的1/2。差:关节肿胀,行走或静息痛,活动度为不及正常的1/2。   2 结果   本组35例随访0.5~5.0年,平均2年,骨折均于术后18~28周愈合。随访结果:优2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2%。   3 讨论   3.1 损伤机制   损伤机制包括:①一种为低能量损伤,由于运动扭伤或从低处跌落,胫骨远端以螺旋剪切性损伤为主,这种损伤关节破坏较轻,预后较好,多为Ⅰ型及Ⅱ型骨折。②另一种为高能量损伤,从高处坠落或机动交通事故所致,距骨如锤子一样以极高的速度撞击胫骨远端,造成关节面内陷破裂,严重破坏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