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后东北军分裂及对东北政局影响.docVIP

九.一八后东北军分裂及对东北政局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一八后东北军分裂及对东北政局影响

九.一八后东北军分裂及对东北政局影响   [内容提要]东北易帜后,奉系军阀军队由地方军阀转变为东北边防军,听命于南京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发生,东北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继之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下走向分裂。由此造成的东北统治机构的瓦解、经济实力的丧失,对东北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分裂   中图分类号:k2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1)01―0063―03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下,日军仅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就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此后,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东北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本文试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的分裂情况、原因以及对东北政局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的分裂情况      1928年东北易帜后,张学良把奉系军阀军队变为东北边防军,时称东北军。张学良以将地方封建割据、拥兵自重的军阀军队变为“国家的武力”为目标,建立了一支包括海陆空三军和诸多兵种的部队,并且对旧军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经过全方位的现代化改造后,东北军的实力已仅次于蒋介石而位居第二,超过阎、冯、桂军队实力的总和,使得张学良和东北军能在中国政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统计,“九?一八”事变之时,东北军在关外的包括非战斗人员共计19万人之多,其中辽宁驻军6万人,吉林驻军8万人,黑龙江驻军5万人。日本在东北的兵力则与之相差悬殊,其中陆军驻扎师团、独立守备队、日本宪兵、日本警察、在乡军人、义勇团等组织,总人数为98 582人[1] 。然而,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东北军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抵御外侮作用,使东北这个抵御日本侵略的前线,变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基地,致使东北沦亡。   (一)“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军调往关内的情况。截止“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军在关内的兵力约为11.5万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北地方防务空虚,客观上为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提供了一个有利机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约有5万人退入关内,主要是辽宁驻军。    张学良拥有自己的军事编制,作为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虽然这支军队在“以后属于军事方面者,如军队之调动,及驻防地点各事,一切完全遵守中央命令,即属于行政方面者―皆惟中央之命是从”[2]的错误思想影响下,参加了围剿红军的错误行为,但是很快走上了抗日的道路,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二)“九?一八”事变后一部分东北军叛国投敌。“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政策下和国民党不抵抗政策消极影响下,叛国投敌的原东北军将领主要有:张海鹏、熙洽、张景惠等,其军队被日本军事当局改编为伪“满洲国”军队。截止至1932年3月底,伪“满洲国”军队总数为85 000人。约有8万“九?一八”事变前驻关外的东北军被编入伪“满洲国”军队。此外,还有6万“九?一八”事变前的原东北警察,为日人改编成“满洲国警察”[3]。   原东北军部分将领投敌后,不仅出任重要伪职,而且充当日军镇压抗日军队的鹰犬。张海鹏等伪军不仅与东北军的抗日部队和东北义勇军作战,而且还出关参加镇压上海“一?二八”抗战和长城抗战。   (三)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奋起抗战。最著名的就是马占山组织的江桥抗战。江桥抗战从1931年11月4日始至11月19日止,在这次战斗中日军、伪军死伤惨重,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遭受的首次严重打击。江桥抗战是东北军第一个冲破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行动,对当时东北军中的爱国官兵是极大的鼓舞和推动。毛泽东说:“马占山在东三省的抗日行为,也是统治者营垒中的一个分裂。”指的就是东北军由内战军变成了抗日军的意思。与此同时,还有李杜为总司令的吉林省自卫军哈尔滨保卫战以及驻守边陲的苏炳文部所进行的海拉尔保卫战等。当时驻吉林省东北军抗日自卫军约7万人,驻黑龙江省的东北军抗日部队约3万人,合计10万人。江桥抗战、哈尔滨保卫战等东北军爱国官兵所进行的重要战役战争,都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东北军另有约2万人加入了东北抗日义勇军。他们由原东北军爱国将士或东北军中下级军官组建而成。其中著名的有王德林部组成了“吉林国民救国军”、田霖部组成的“吉林人民抗日自卫军”、唐聚五部组成的“辽宁民众自卫军”等。他们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先头部队,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推迟了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东北和全中国的进程,也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二、东北军分裂的原因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政策。日军帝国主义对东北垂涎已久。特别是《田中奏折》中:“唯欲征服支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