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担当山水画中“游”的趣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验担当山水画中“游”的趣味   摘要:担当是明末清初画坛名不见经传的重要人物,被誉为“诗书画三绝”。他冷逸疏简的禅画艺术精神中饱含了广游山水的情感体验,“游”的趣味是其独特画风形成的重要体验源泉。本文以“游”为纲,结合担当禅画艺术特色,窥探他艺术实践与游禅体验之过程,求通其心,并味之游趣。    关键词:担当,游趣,体验   Abstract: the bear is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embrace the little-known important people, is known as poem handwriting act. He cold of the buddhist paintings from Jane art spirit in the swim of landscape with wide emotional experience, to swim fun is the unique style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important source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by swim as the key link, combined with the bear zen art features paintings, see his artistic practice and swim zen process of experience, let the the mind, and the fun of taste.   Keywords: bear, the fun,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K9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担当(1593――1673),俗姓唐,名泰,字大来。法名普荷,一名通荷。号担当,别号布史、此置子、迟道人等。云南晋宁人。 担当是明末清初画坛名不见经传的重要人物,被誉为“诗书画三绝”。其画中“游”的趣味是独特画风形成的重要体验源泉。    一、    担当三十三岁“膺岁荐入京应礼部试” ,未第。他在《自述诗》中道:“俯就明经职,牖下不可留。聊此借公车,实纵五岳游。……交游极寰宇,咏歌满沧州。” ,这是担当由入世转而出世的重要转折点,也正因为应试不举,才有后来的广泛交游和入禅。   此次南下游历,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因落第而胸中烦闷,二是避家乡之乱,因为“水西土酋安邦彦,率众二十万犯滇境” 。是年进京,他先经曲阜、谒孔庙、经泰安、登泰山……此次游历,激发了担当植心许久的真性情。“黾勉事纸笔,横襟在千秋”是祖庭之传统,家门之期望,而纵情山水才是他放下门庭世俗的宣泄方法,是灵性解脱的第一步。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投董其昌门下习书画。担当深得其书画真传,体其精髓,通其气韵。这也是担当绘画生涯的重要开篇,是他晚年得禅画三昧的重要基础。他在《董玄宰先生以手迹见贻赋谢》一诗中说:“我在门墙廿余载,未能具体空彷徨。”   担当的游历和寻师访友为其一生奠定了不同的路基。董其昌为其诗集《?园集》作序。担当还谒见了李维桢,执弟子礼。三十四岁、三十五岁,结交苍雪法师, 同游虎丘、天台、雁荡、普陀各地,《?园集》中有载。1626年中峰苍雪送大来入京赴考,时隔数载,在担当南下游历之时,栖于中峰寺,与中峰大师参禅学习诗书画,这是担当与书画结缘的又一个重要时期。期间,在苍雪法师的推荐下拜师访友,虽是须臾之交,却为担当今后的交游与入空门埋下伏机。   二、    担当山水画的取情取意得之于自然。他写鸡足山的山水作品能够体现他成熟以后典型的绘画风格和审美取向。从其遗存画迹来看,有很多作品似乎都是对景写生而来,呈现在眼前的是气韵灵生的滇南山水,是鸡山上下苍洱东西的真景致。   如《山水图卷》,便是写鸡足山所见之实景,山石林立,云烟飘渺,俨然已经身临其境,漫游于滇中。不管是对景写生,还是默写创作,鸡山之景之境,一弯水一道沟都在他悠游辗转中烂熟于心。所以,他游历三迤,遍览山川,不让游心久栖于同一景致下,让思想飞翔在山蒙水转之中,用百转千回的挪移体验生命的存在,寻找下一个让他有感而发的对象,触摸世俗永不能及的清新质朴,攀爬怪石嶙峋的峰峦,甩掉布履上的泥渍,痛饮石崖陡壁上的清溪。“游”是担当艺术生命的源泉之一。       《山水图卷》局部    蜀道难行,滇途亦难。17世纪的滇中,盘桓于盘龙翠微、苍洱之间绝非浪漫之事,没有体力与心志的双重保证,绝难在数十年中不断游历行走其间。担当的游禅贵在一个“趣”字。他把山石树木当作一种纯然的生命与之交流,用笔墨勾皴记录他与山水的对话和感受,意趣盎然,禅趣自生。“老来手拙性亦悭,得趣乃在游戏间。篆籀可学笔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