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西游记文化批判性研究
后西游记文化批判性研究
〔摘要〕《后西游记》是一部深刻反省人类文明发展与衰退规律的小说。它以佛教徒西游求取“真解”为线,对迫害、打击佛教的儒家主流文化进行了嘲笑和批判,并指出出现这种文化迫害的社会根源,在于佛教传承发展过程中,信徒自身出现的贪腐现象和对佛教真实理念的根本背离;而一切文化陷入困境之源,则大多关乎人类内心深处的“贪嗔痴”。
〔关键词〕文明;《后西游记》;文明天王;贪嗔痴;法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89(2009)02-0066-04
文化,在此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文化是为安顿人类的心灵、经过世代民众与精英的努力开创的灵性家园。文化可以是水,滋养在地球上艰辛劳作的人类;文化也可以是山,压迫人,并阻止新的优秀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文化之所以成为人类为自己打制的紧箍咒,成为一类人压迫另一类人的工具和武器,成为一种“法执”,正是因为佛教所说的“贪嗔痴”三毒,以及由此引发的傲慢和迷惑。
《后西游记》,明末清初《西游记》续补类小说,四十回,作者不详,小说题“天花才子评点”。写唐宪宗年间唐半偈与小行者、小沙弥、猪一戒亲历重重磨难,去西天求取“真解”的故事。小说以嬉笑怒骂、斐然不俗的文彩,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贬低佛教、指斥异端的儒学文化风气,进行了直面的讽刺和尖锐的批判;同时也从佛教的角度反省,认为佛教遭遇非议与迫害的根本原因,在于佛教体系内部出现的曲解佛经的没落思想和贪腐行为;而一切文化斗争的根源,则无非是人类内心深处的“贪嗔痴”。
一、“敛财求布施”:这不是佛教的真义
俗话说,“法久生弊,水久生虫”,以“断除烦恼、离欲解脱、无我涅??”为核心内容的佛教,曾经成为中华文化之水中一支清凉的莲花,散发出出世解脱的芬芳。在喧嚣的尘世,它成为净化士大夫心灵、庇护芸芸众生的净土桃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佛教僧俗团体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念佛参禅不仅仅成为谋生的手段,也成为聚敛钱财的贪腐之所。《后西游记》写到佛教的世俗化特点,也提出了“求取真解”为佛教解困的药方。
小说一开始就写到生有大和尚如何热衷于名闻利养、以讲经说法聚敛财富。他说法诵咒,敷衍了事,不求真意,只“逐字儿诠释一遍,便算做讲经”。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佛教,只取前半部分,介绍给徒众,而把“自净其意”的佛教真义,只字不提,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引导信徒布施钱财:
那生有法师高坐法坛之上,……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末世果,今生作者是。佛经中千言万语,总要人为善修行。人世上为祸为福,皆自作自取。如何叫做为善?布施乃为善之根。……”说罢,令大众回向念佛,下了台,依旧憧幡宝盖,鼓钹音乐,众僧簇拥送入后堂去了。[1]
这是一次典型的佛教法会,讲因果,谈布施,说度化;只是少说涅??解脱。布施确实是大乘佛教修行的首要方法。但这位法师却有意无意之间将“布施“等同于捐钱求福:
“如何叫做修行?信佛乃修行之本。若有善男信女,诚能布施信佛,自能为官为宰,多福多寿;今之贫穷祸夭,皆不知信佛布施之过也。”[1]
在如此循循善诱之下,信徒们为求富贵,乐于掏钱;没有人再过问修心解脱之事:
那些听讲的贤贤愚愚,贵贵贱贱,无一人不赞叹道:“好法师!讲得明白。”都留银钱,写缘簿,欢欢喜喜而去。[1]
佛教认为,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其中,《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讲到:“一切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是说信徒自己学佛得解脱,是对佛法僧三宝最大的布施和供养。[5]佛教讲布施,是为度化内心的悭贪。如果一场法事,只是沦为积累钱财的聚会,丝毫不提“离欲解脱”的佛法安乐行,这就背离了佛陀最初传道的本意了。小说写到的西行路上的和尚,大多沦为巧取豪夺之辈。他们或忙于大兴土木,供养佛骨舍利,或忙于大作法事,宣讲因果布施之理,根本没有人探讨佛理。更有甚者,为求供养,不惜杀人越货。这使来人间巡视的三藏法师与孙悟空感概不己:
“不期众生贪嗔痴诈,转借真经妄设佛骨佛牙之名,上愚帝主,下惑臣民,使我佛造经慈悲与弟子求经辛苦,都为狡僧骗诈之用。”[1]
于是他们决定,协助如来启动求取“佛法真解”的事业,那就是直接痛快、斩断烦恼的禅宗法门――无字心经。
所谓“真解”,是相对于原来玄奘取经取来的众多经书理论而言,意谓佛教根本直接的教义,也就是修习心法、断除贪嗔痴等烦恼、最终证无我涅??的意思。这些“真解”本就是经书所载,但由于佛经卷帙浩繁,百姓难以了解,于是僧侣们妄加解释,使佛经变昧、修行走样。佛教法会几乎成了超度敛财的代名词,讲经说法成为“葛藤”――也就是曲折复杂的烦恼,作者提出要以直接痛快的心法截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docx VIP
- 外研版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6-01Unit1课件.ppt VIP
- 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技术规范的货运代理沉浸式模拟训练研究.pdf VIP
- 家居平面图设计方案介绍.pptx VIP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 有答案).docx VIP
- 螺旋离心泵设计.doc VIP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word版 有答案).docx VIP
- 6T厨房管理课件.pptx
- 每日听书《我有自己的宇宙》导读.pdf VIP
- 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试题附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