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药材霉变菌分离培养及鉴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七药材霉变菌分离培养及鉴定

三七药材霉变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摘要 为研究三七药材在贮藏期间的霉变问题,对收集到的12份霉变三七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表明,从霉变三七上分离出14种霉菌种类,其霉菌菌落营养生长的最适温度都为25 ℃,不同的霉变菌落生长速度有差异;通过形态学鉴定为黄曲霉柱头变种、肇庆曲霉、多育曲霉、溜曲霉、两形头曲霉、毒曲霉、合阳曲霉、寄生曲霉、粒落曲霉、聚多曲霉、炭黑曲霉、日本曲霉原变种、米曲霉舒展变种和塔宾曲霉等。   关键词 三七;霉变菌;分离;鉴定   中图分类号 S56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0-0066-02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old in Panax notoginseng   WANG Bing-yan 1 SUN Yu-qin 1 YANG Li 1 ZHU Lin 1 ZHAO Ai 1 GAO Ming-hai 2 WANG Chao-liang 1 *   (1 Sanqi Research Institute,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Yunnan 663000; 2 Wenshan Huaxin Sanqi Co.,LTD)   Abstract In order to in study the mildew of Panax notoginseng in the storage stage,12 samples were separated,purified and identif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4 kinds of mold were separated,the optimum temperature for all colonies growth was 25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growth rate among different kinds of colonies. Based on the morphology identification,the species of mold in Panax notoginseng were Aspergillus flavus var. columnaris,A. zhaoqingensis,A. proliferans,A. tamarii,A. janus,A. toxicarius,A. heyangensis,A. parasiticus,A. granulosus,A. sydowii,A. carbonarius,A. japonicas var. japonicas,A. oryzae var. effuses and A. tubingensis.   Key words Panax notoginseng;mold;isolation;identification   三七?槲寮涌迫瞬问糁参铮?以干燥根及根茎入药[1]。近年来,随着三七产业的快速发展,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是云南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2]。长期以来,由于贮藏设施落后,管理粗放,绝大多数都分散在民宅贮藏,导致三七药材在贮藏期间常常遭受多种霉菌的侵害而发生霉变。   现阶段由于三七药材的贮藏规模和贮藏数量越来越大,为深入探索三七药材贮藏期引起的霉变和防止霉变措施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目前,国内研究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栽培技术及初加工等方面,而对三七药材贮藏期的霉变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尚未有这方面的报道。   为此,在三七产区收集了12份霉变三七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以期为三七药材的科学合理贮藏及防止霉变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采自于主产区贮藏在农户、三七交易市场、企业仓库内发生霉变的三七药材。   供试培养基:供试基础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沙氏培养基。   1.2 试验方法   1.2.1 霉变三七水分含量测定。按GB/T14769的方法测定水分。   1.2.2 霉变菌的分离培养及菌落形态观察。无菌条件下用解剖针挑取三七药材上的少许霉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置于培养箱中25 ℃恒温培养,2~3 d霉菌长出菌落后,挑取菌落边缘的少许菌丝移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菌种,观察记录霉变菌落的生长及形态。   1.2.3 霉变菌的鉴定。根据霉变菌落、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结果,参考《常见与常用真菌》[2]和《真菌鉴定手册》[3]等文献资料进行霉变菌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七药材贮藏中霉变发生情况   对三七交易市场、企业仓库、民宅等区域进行调查,结果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