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氟醚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保护作用
七氟醚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七氟醚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各6只,观察组使用吸入七氟醚1.5%~2.0%,对照组仅单纯吸入氧气,比较两组大鼠DAD各项目评分以及白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泡纤维素渗出、肺泡出血、肺间质水肿、肺泡和肺间质中性粒细胞聚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七氟醚能减少急性肺损伤大鼠的炎症反应,降低体内白细胞数量,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关键词] 七氟醚;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
[中图分类号] R-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004-02
急性肺损伤是由于各种直接或间接原因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以及间质组织出现的内皮细胞损伤,出现肺间质以及肺泡的弥漫性水肿,导致机体低氧血症以及呼吸功能不全,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1]。本研究主要通过基础研究探讨七氟醚对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体重210~250 g,均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入组后进行禁食6 h处理,但可自由饮水,随机选取6只为观察组或对照组,均于其腹腔内注射20%乌拉坦1 mg/kg,麻醉完全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行气管切开术,并连接特制动物呼吸机进行持续机械通气,其中潮气量控制在8 mL/kg,呼吸频率控制在70/min,并行右股动脉以及左股静脉穿刺置管,分别测定有创动脉压及输液维持,术中以乳酸钠林格液15 mL/(kg·h),所有入组12只大鼠均于机械通气进行30 min后静脉注射脂多糖(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药厂,国药准字5 mg/kg,其中对照组仅将吸入氧浓度维持为35%~40%,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七氟醚1.5%~2.0%持续进行30 min后,给予纯氧洗肺5 min,并通过多功能监护仪和麻醉机监测吸入氧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以及七氟醚呼气末浓度。
1.2 方法
在给予脂多糖后6 h,通过动静脉通道同时放血处死实验大鼠,取其右肺中叶组织约100 mg,漂洗滤干后,置于恒温干燥箱内烘干,通过肺组织干湿比判断模型是否制备成功,其中大于等于4即可认为模型制作成功,并取右肺上叶组织1 cm3,固定后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通过修正后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2]标准评价肺组织损伤程度,留取放血过程中股静脉血行监测,比较两组大鼠DAD各项目评分以及白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大鼠肺组织干湿比、白细胞计数、TNF-α水平比较
两组大鼠肺组织干湿比均数均4.0,且观察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DAD各项目评分比较
观察组肺泡纤维素渗出、肺泡出血、肺间质水肿、肺泡和肺间质中性粒细胞聚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急性肺损伤主要病理学特征为肺组织中性粒细胞(PMN)聚集和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升高所致肺水肿,PMN浸润和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急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3]。国外研究早已证实静脉注射脂多糖5~6 mg/kg可以导致实验大鼠出现急性肺损伤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6],所以本研究对每只实验大鼠静脉注射脂多糖5 mg/kg,并通过选择右肺组织干湿比判断制备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是否成功,两组大鼠肺组织干湿比均大于4,可以考虑模型制作成功,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大鼠中性粒细胞聚集程度,无论是肺组织还是肺间质组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七氟醚处理后的大鼠肺组织发生肺泡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能是因为七氟醚抑制了脂多糖所致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炎症介质的释放,并且通过麻醉机循环回路将释放的炎症介质带出体内,同时七氟醚既还可以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消耗[7],还可能通过诱生SOD或抑制SOD降解,使SOD增加[8],从而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消除氧自由基或抑制“呼吸爆发”、产生抗过氧化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膜或DNA损害[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