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课程开设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中国文学课程的开设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在大学的教育环境里,实现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很多,但贯穿始终的是课堂教学,它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如何培养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很多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大规模人文课程的开设便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中国文学;大学生;人文精神
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挑战,国家以及众高校都纷纷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求能够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但从目前来看,当代大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科学素质之外,所欠缺的多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即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具体到个人身上,则是尊重自我的生命和灵魂,有健全的生命意识、丰富的心智活动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
不思进取的学习态度。升学压力不复存在,加之外界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挂科”“翘课”等持无所谓的态度。
碌碌无为的生活方式。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少了教师的管束和激烈的学习竞争,加之大学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造成不少大学生生活能力不足及人生目标缺失。
不堪一击的心理承受力。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心理承受能力便显得不堪一击,使得近年来大学校园中或源于失恋或源于和室友争吵或不堪就业压力的率性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现今的大学生亟须构建一种新的精神体系作为他们人生前进的灯塔。而许多高校也正在积极改变这种现状,大规模人文课程的开设便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其中《大学语文》《现代文学》《古代文学》等中国文学课程的设置更是担当了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
二、中国文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用
1.中国文学作品中对生命的探讨可以帮助大学生体认人生,立体地感知生命的本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悲喜情仇,树立健康的生命意识
大学生普遍敏感、热情,这使他们常常会感慨生命和人生,而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不乏探讨人生、抒发心中悲喜之情的诗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帮助学生认识人生的真谛,引导他们正确把握生活的主旋律。例如:唐代诗人王维就以一首《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告诉我们,生命原本就是一段寂寞的旅程,即使无人喝彩,我们也要像那枝头怒放的红色花朵一样活出自我的精彩;而苏轼的“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也让我们相信,虽然人生难以预料的事情太多,愁苦来得就如倾盆大雨一样猛烈,但大雨很快就会过去,生活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平和、美丽。通过学习这些诗歌,学生可以认识到,人生本来就是酸甜苦辣的融合,面对苦难不恐慌,不轻言放弃,把它们看成是生活对自我意志的锻炼和考验。
2.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多样情感可以帮助大学生感悟生活,净化情感,丰富个体的内心世界
文学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亲人之爱,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夫妻之情,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朋友之信,有“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的家国之义。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让心灵自由地往来于古今中外,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的情感,扩展自我生活,丰富自我情感。
另外,面对纷繁复杂的情感世界,学生还可以通过将众多描述同一类情感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在自己心中建立一种较为平和的情感取向。例如:同样是面对亲人离别,李煜的一首《清平乐》让我们体味到的是离愁别恨的缠绵悱恻:“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给我们呈现出的是另外一种旷达豪迈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这些文学作品使大学生认识到,既要有李煜那样至诚的待人之心,又要学会“哀而不伤”,不过分沉溺于某一种悲情之中,要像苏轼那样善于调节个人的情绪和感情。
3.中国文学作品中对人生理想的阐述可以帮助学生思考自我价值,辨别前进的方向,形成高尚的人格
大学生活的平静和安逸经常会使得部分学生丧失思考的能力,而这样的生活和学习状态势必造成大学生对自我价值追寻的缺失。因此,在文学课程的学习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人生激情,利用某些文人及其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在个体的人格追求上,大学生应当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当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坚决杜绝那些唯利是图、随波逐流思想的侵蚀,从而培养健康高尚的品质,保持人格的独立。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刘禹锡“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自信和张孝祥“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自我坚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商标知识产权保护课件.pptx VIP
- 《内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doc VIP
- 油菜生产技术培训课件(共-83张).ppt VIP
- 2023年智能装备系统与核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pptx VIP
- 全国基层卫生技能竞赛题库基础公卫部分 中医药.pdf VIP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上册 第4课 如果我是他 课件.pptx VIP
- Unit 3 What’s the weather like第4课时 Fuel up(教学设计)英语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上册2025.pdf
- 2025秋初中历史与八年级上册上课课件 第8课 中国同盟会.pptx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pptx VIP
- 幼儿园 警察局的一天-绘本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