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巫术对科学方面影响
中国古代巫术对科学方面的影响
人类在远古生产活动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是人类科学的根本来源。在人类的初期,巫教与科学交织在一起,愈往前追溯历史,巫教信仰与科学的关系愈密切。巫术必然涉及科学的领域。中国古代的巫术对科学有巨大的影响,尤其在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保留了不少起源于巫术的影子。
巫术对医学的影响
许多远古民族都认为诸多疾病的来源,是由瘟神、病鬼的缠绕而造成的,即所谓鬼在作祟。人类在经受各种疾病的苦恼中,寻求各种巫术医疗的方法,以求排难解忧而脱离其桎梏。巫者则多采取问病卜灾等占卜形式,诊断为何鬼所为而设法驱鬼治病。
人类古时因生产条件极差,于野外劳动时,易被砍伤、摔伤或被蛇虫咬伤,故已具有治疗常见外伤的若干知识。由于经验积累,故治疗外伤的医疗知识愈加丰富。
商代甲骨卜辞于第一期以后,若视已考释的甲骨文,几乎不再占问祛除疾病的事,这可能是商人已知祈祷禳除无效、而改用药物的反映。(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在河北藁城一早商遗址,发现有30余枚去壳的植物种子,其中有桃仁与郁李仁,此二物皆有药效,故可能作为药材来贮藏。 这说明,商人已知有些植物种子的功效,故有意剥去坚硬的外壳,储存其种仁。 除药材治病之外,商人亦知运用针刺方法以治病,此种针砭医疗器具,在各地遗址时有发现,如藁城遗址、湖南石门皂市商代遗址、殷墟大司空村一座商墓等。
商人运用针刺方法以治病的证据,于商代甲骨卜辞中,亦可见之。胡厚宣认为,由甲骨文“殷”字的几种写法得知,商代已有针刺、艾木灸疗、按摩体腹等疗法(胡厚宣:《论殷人治疗疾病之方法》,《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由此可见,殷商时代,商人对于疾病的治疗,使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数法已俱备。
古时医疗为巫者担当的重要职责之一。医疗治病的知识,与迷信治疗的方法常交织在一起。此种巫者的医疗知识,在后世中国医学的发展史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则毋庸置疑。
进入人文思想萌芽且发展中的周代,逐渐脱离依赖巫者之迷信观念,以针、灸以及药物为之,乃产生后世专业医疗之术。即使如此,周代的医疗知识,仍然处于中国医学的萌芽状态,古朴幼稚,科学与谬误参半,医学与巫教信仰交织在一起。此时的巫医已开拓壮大医学的先河,因此,巫医于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后秦国,相当重视医学人员的培养以及医术的研究。当秦始皇下令焚书时,医学之书免于受焚之列。近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若干古代的医学著作,其中《五十二病方》记录了243种药材的名称、200多种药方,包括有内服、手术、砭灸、按摩等法,反映了战国时代的医学成就。
沿至汉代,人们于罹患疾疫时,仍有求助于巫者的情事,如王符的《潜夫论》记载:
或弃医药,更往事神,故至于死亡,不自知为巫所欺误,乃反恨事巫之晚,此荧惑细民之甚者也。
《汉书?苏武传》中亦可见巫者行医的记载,其云:
单于使卫律,加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据此可以得知,汉代的医术仍然具有巫术性质的内容,即使如此,巫者亦已知急救与治疗刀伤的外科医方。
汉代医学的发展,逐渐使巫、医分离,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医生,如当时有名的医学家扁鹊、张机等。
巫术对天文学的影响
远古时期,实际生活中需求的天文资讯,诸如何时耕作、何时放牧、何时建房、何时酿酒等,皆必求助于掌握天文知识的巫者。巫术对天文学方面的影响,以天文历法与占星术为主。
关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史记?历书》有其论述,其云:
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尧复遂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明时正度,则阴阳调,风雨节,茂气至,民无夭疫。
由此可知,中国古时已设有管天文的官吏即“羲和”,说明古人已相当关心天体上的变化。
若视商代甲骨文,亦屡见不鲜,例如:
癸酉,贞:日月有食,惟若?
(《合集》33694)
可知当时的贞人或巫者掌握天文历法,乃为天文知识的总结与传播者。
至于周代,于古籍文献中,巫者运行的例子,亦屡见不鲜,如《周礼?冯相氏》便有其记载,其云:
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
此文中的冯相氏,乃为掌天文星历之专门天文官,由此可知,非商代所独有,两周时期的巫者仍从事其职。
生产活动,包括渔猎、农耕、手工业等,皆伴随着许多巫师活动而进行。尤其农业生产,如何时耕作、何时收割、何时放牧等,与天文历法相关的诸事,于远古时期,更为实际生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丙二醇单甲醚(PGME)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VIP
- 墙砖空鼓整改技术分析PPT课件.ppt VIP
- CNAS-CL02-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全文.pdf VIP
- 画法几何及土木工程制图习题集(第五版)朱育万课后习题答案.pdf
-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90个重点梳理汇编(精心整理).pdf
-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查房PPT.pptx VIP
- 运用pdca管理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ppt
-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观察一颗植物(课件)(共28张PPT).pptx VIP
- 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测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储气罐日常点检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