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德·阶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道德·阶级   [收稿日期] 2013-05-10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现代中国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12YBB183)   [作者简介] 蔡颂(1981―),男,湖南宁乡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要] 人性法则、道德法则与阶级法则是现代文学普遍遵守的叙事法则。叙事法则的复杂存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家艰难地探索文学创新和以文学改造国民灵魂的勇气和使命感。而选择的无主体特性,使现代文学不仅难以理性地整合中西文化,而且也失去了建构统一的,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叙事范式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叙事法则;人性;道德;阶级   [中图分类号] I206.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4)02―0089―05   Human Being, Morality, and Social Classes:   The Organization of Modern Narrative Literature   CAI Song,YAN Y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   Abstract:Human being, morality and social classes are the three rules that modern narrative literature commonly follows.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 of these rul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finds that because of lack of subject in selection, it is difficult for modern literature to rationally integrate oriental cultures with western ones, and as a result, it is impossible to build up a united and influencing narrative model.   Key words:rules of narration;human personality;morality;social classes   本文所谓的叙事法则(Narrative Principle),指一定时期内叙事作品表现出来的某种共同的思想观念或价值倾向。它可以体现在创作宗旨上,也可以体现在主题上,甚至是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段上。叙事法则可能是作者意图的有意表现,也可能是其意图的无意流露,一般来说,作为一种根本性的价值观念,它的痕迹是深潜在文字背后的,但历史往往存在特殊情形,有时它又特别明显,甚至是急不可耐地显露在文字之中。叙事研究一般属于形式研究的范畴,本文却意在挖掘纷繁复杂的叙事形式后面支配叙事的观念意识。但它又不同于传统的对文学作品所作的思想内涵分析,因为它的起点不是将作品分为内容和形式的二分法,而是源自于作品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观念 。   英国艺术理论家克来夫?贝尔说:“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视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尽管他认为没有必要去解释形式为何具有意味,因此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他却阐明了一个道理,即意味与形式一存俱存,一亡俱亡,艺术作品的内涵与形式不可分割。   在反叛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文学,处于寻找稳定的叙事形态的阶段,其模式和样貌林林总总。不过支配这些千变万化的方式和样貌的思想价值观念则只有几种,我们这里概括为人性法则、道德法则、阶级论法则等三种。尚有不少观念意识在现代文学史上发生过重要影响,但都可以归结到这些法则之中,比如个性思潮、启蒙思潮、民族国家主义等。为了论述的集中,这些在本文中均不再罗列出来。   如果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三大法则实质上就是支配着中国现代文学主要话语的三大思潮。但从文学叙事的角度来看,它们不但是思想,也是叙事手段和方法。它们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与自身相协调、相关联的一些叙事技巧和叙事方法。比如人性法则的微观叙事风格和心理描写与心理分析手法,再如阶级论的二元对立结构模式和断裂的时空叙事方式。而众所周知,传统的道德法则与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