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赫哲族与俄罗斯那乃人萨满信仰中仪式音声研究述评
中国赫哲族与俄罗斯那乃人萨满信仰中的仪式音声研究述评
摘 要:跨界民族原始信仰中的“音声”研究是一个复杂的选题,相关的理论研究涉及多学科、多语言、多地域,是当前国际、国内最具前沿性的学术方向,本文仅就生活在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的赫哲-那乃跨界民族萨满信仰中的“音声”研究状况进行述评,希望为后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跨界民族 萨满信仰 仪式音声
在中、俄两国绵延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两侧生活着若干同源跨界民族,他们因传统聚居地被现代政治疆界分隔而居住于毗邻国家,中国赫哲族与俄罗斯那乃人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历史上曾拥有相对统一的语言、习俗、生产方式及萨满教信仰,19世纪中叶至今,历经160余年的跨国而居后,赫哲-那乃人曾经拥有的古朴神秘的萨满信仰及仪式音声在不同国家背景、文明体系的长期影响下发生了带有各自区域特色的变迁,呈现更加多元的发展态势。
一、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中、俄两国学者从跨界民族的视角对赫哲-那乃人的萨满教信仰及其仪式音声的相关研究少有涉足。一方面由于百余年族际间少有交往,受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条件的制约,中俄两国的同源民族是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以民间互访的形式相互接触,继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展交流活动,相关学者的研究在有限的条件和空间下进展十分缓慢。另一方面研究工作颇难驾驭,需要实地考察并掌握大量的中-俄文文献、民族语言资料以及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宗教学、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和理论技术各层面均存在较大困难。基于上述原因,中国及俄罗斯学者对“赫哲-那乃”跨界民族萨满教信仰及其仪式的相关研究大都局限于对各自境内族群的专项探究,以跨界民族的视角进行历时与共时、受容与变容的细致解读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中国,对赫哲族萨满教信仰及其仪式音声的研究大致分四个阶段。
1.20世纪初,以凌纯声为代表的留学归国的民族学者对边疆少数族群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民族学考察。在以《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中记录了赫哲等土著族群的精神生活,包括对萨满教信仰及其仪式过程中的乐舞做了较为详尽的记述。这些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坐标。
2.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民族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对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这次调查后,研究人员根据各民族语言发音将赫哲族的原始信仰、传统歌舞、民间文学等进行系统归纳、记录、翻译。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赫哲族萨满教信仰、民间文学、歌舞说唱等集成、志书陆续刊登和出版,1980年和1981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黑龙江省民研会、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的研究人员为骨干力量的调查小组先后两次深入到赫哲族聚居地,采录了大量的民间文学资料以及说唱曲调和民歌,成为了解和研究赫哲族萨满教信仰和传统仪式的重要资源。陈恕等研究人员将与赫哲族萨满信仰相关的音声录音进行记谱、整理并收录于《中国曲艺音乐集成?黑龙江卷》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黑龙江卷》,关于萨满音乐的研究也正式展开,如冯伯阳、石光伟的《中国萨满音乐的社会价值分析》(中国音乐,1998年第4期)、傅彦滨、傅翠屏的《满通古斯语族四民族萨满歌曲属性辨析》(中国音乐,1999年第1期)等。
4.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学理论的广泛引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开展,学者开始以新的学术视角解读赫哲族萨满教信仰及其仪式,大家一方面关注原始信仰的原生性和本真性,强调将仪式形态分析置于其特有的文化传统中进行科学考察;另一方面,为少数民族族传统信仰及其仪式的消亡忧心忡忡,致力于保护传承的学理探究和社会实践。近几年,随着国家间跨界民族交往的日益频繁,一些学者也在跨界民族的相关研究上有所突破,如黄任远、孟惠英、张嘉宾、郝庆云等学者的相关成果均为后学提供了重要参考。音乐学者们从仪式音声的视角相继发表《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之三)赫哲族萨满乐器》(刘桂腾,乐府新声,2007年第9期)、《解读中俄跨界民族(赫哲-那乃)萨满教仪式音声的现代变迁》(李然,《人民音乐》,2011年第6期)、《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的通古斯萨满鼓――以“流域”为视角的跨界族群萨满音乐研究》、(刘桂腾,《音乐探索》,2012年第2期)等。
二、俄罗斯学者对那乃人萨满教信仰及仪式音声的民族学考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20世纪初,考察者力求尽一切可能更加完满地描述土著人的风俗习惯、社会体制并记录他们的精神面貌、语言、口传的民间创作。很多人曾经记录了不少的民族歌词、术语,并将阿穆尔河下游和中游地带的方言编辑成《通古斯语录》并收入Р?К?玛阿克的《阿穆尔游记》一书。1922年И?А?洛帕金的综合性著作《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全国建材行业职工助推高质量发展主题竞赛题库大全-中(多选题汇总).pdf VIP
- Pumpkin Tool v.1.4中文指导手册-零维化学动力学仿真反应路径分析.docx VIP
- 宠物与人类健康PPT.ppt VIP
- 体育经济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西安体育学院.docx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精品).docx VIP
- 浸矿对离子型稀土矿体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及其应用.doc VIP
- 【Green Fashion Society - PZ Academy】2024纺织服装行业企业ESG研究报告.pdf VIP
- 拟提拔干部考察材料.docx VIP
- 20S517- 排水管道出水口.pdf VIP
- 7.《神奇瑞兽》第2课课件 人美2024版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