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博爱救赎基督教精神解读权正生童话作品
从“博爱”、“救赎”的基督教精神解读权正生童话作品
摘 要:权正生是韩国著名童话作家。他的童话中最大的特征就是基督教意识。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思想中,它的作品所体现的基本意识与基督教的价值观一脉相承。通过对权正生童话作品的文本阅读,体味出权正生在基督教意识的两方面体现:首先就是对于基督教博爱的文学体验。立足于对上帝和邻里之爱,权正生将创作的视线投向被忽视的世界。他把对人,对自然,以及对所有生命的爱,都幻化到他的作品之中。另外,权正生在它的童话里,还对“黑暗即为光明”的这一反向式救赎予以具现。作品中那些有身体残疾的、被人所忽视或抛弃的悲剧性的主人公们,他们没有丢掉希望,在克服自身的悲剧现状的过程中,他们努力把自己的处境升华到永恒的光明之中。权正生借此启迪着读者们――悲剧的现实和黑暗实际上就是通往光明和救赎的出口。
关键词:权正生;童话;博爱;救赎
一、基督教与韩国儿童文学
和中国一样,19世纪末的韩国,在内外堪忧的历史环境下,为了保存和繁荣民族,西洋的先进文明被有志之士所积极地吸收,韩国社会受到了开化启蒙思潮的冲击。其中,基督教思想的传播对韩国开化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今天,基督教思想也是韩国社会一股重要的精神力量。
宣教士们除了宗教活动以外,还积极从事医疗和教育活动。在1885年前后,基督教私立学堂大举设立,如培材、梨花、崇实等,宣扬基督教的同时,进行近代化教育。这为韩国儿童文学的发生奠定基础。
因此,韩国儿童文学所显现出来的特征,也与基督教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韩国儿童文学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1923年,方定焕提出“天使童心主义”,开创了韩国儿童文学最初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中,基督教的影响可见一斑:如,把儿童美化成天使,儿童世界看作是天国等等。
在韩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初期,作品所显现出的主要特征就是劝善惩恶、博爱、自我牺牲等精神,这些都契合了基督教宣扬教化的基本教义。
另外,韩国近代文学初创期的一代先驱,很多人都与基督教有着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联系。有些人出生在牧师的家庭里,有些人在教会学校读书,有些人在日本留学期间的专业是基督教神学等等。
二、权正生背景介绍
权正生是韩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处女座《小狗便便》获得了韩国第一届基督教儿童文学奖。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集、少年小说、诗集和散文集。
他的一生十分坎坷,充斥着亡国的幽恨,战争的伤害和病痛的折磨。日帝强占期,作为流民的儿子,他在日本出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光复之后回到祖国。随后,又经历了韩国国内战争。权正生亲眼目睹了在暴力的环境里,人性是如何被破坏的。战争结束后,挣扎在赤贫生活里的权正生,19岁就得了肺结核,并很快蔓延至肾脏和膀胱。在病痛的折磨中,他觉得自己没有任何活着的价值,只能成为家人的累赘。为了不拖累家人,他四处流浪,在各地过着讨饭的生活。1967年,30岁的权正生在当地教会找到一份工作――钟楼管理员。
此后,作者在教会生活和工作达十余年之久,他本人也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可以说,他的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基督教教义的启迪。
对于权正生的作品,有的学者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研究,有的学者从韩国南北分端所体现的阶级意识角度研究,有的学者甚至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研究。而作者认为,从基督教精神的维度,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他的文学作品,因为可以说,他的整个文学意识,就是以基督教精神为基础的。
三、基督教精神上的文学体验
(一)基督教“博爱”的文学体验
1. 对渺小者的关怀
常常说基督教是博爱的宗教。这里的博爱,是指对于上帝之爱,对邻里之爱,甚至是对敌人之爱。怀揣一颗博爱的心,在权正生的作品中,登场的人物都是被这个世界的大多数所忽视的群体。他们大多离我们很近,却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他们渺小而卑微,可以任人踩踏。但是,权正生说“无论是青蛙还是老鼠,无论是蚂蚱还是蜗牛,都和我们一样,沐浴在同一片阳光下,和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喝着同样的水,它们也在痛苦和哀伤中生活和死去。所以,比起黄澄澄的黄金来说,我觉得小狗的便便更为宝贵!”[1]
而单单从权正生作品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他对于弱小者的关怀。比如,《柿子树家的爷爷》,《哑巴童灿》,《黄牛叔叔》,《米虫》,《胜奎和曼奎兄弟》,《清晨的钟声》,《熊大叔》等等。
2. 对底层悲苦生活的原景重现
权正生说:“我所写的童话,只是想给悲伤的人们讲一个别人的悲伤的故事,聊以慰藉而已。” [2]
诚然,权正生的作品大多是悲伤的,常常以死亡为结尾。他以一个挣扎在贫苦中的普通人的眼光,把被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所忽视和冷落的人物挖掘出来,真实而朴素地将他们所面对的各不相同的困境加以描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