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民间工艺特征探讨苗族银饰传承与保护
从民间工艺的特征探讨苗族银饰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苗族银饰是苗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其工艺具有典型的民间工艺的特征。从民间工艺的角度讨论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文化,进而探讨了对其传承和保护的方法。保护苗族银饰生存的文化空间和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是苗族银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关键词:民间工艺;苗族银饰;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C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5)02-0135-05
中国的劳动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了不计其数的工艺美术种类和作品,苗族银饰就是成果之一。苗族银饰是指苗族的银匠采用苗族传统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打制而成的披挂全身的银首饰和银衣,其中融合了苗族的多种手工艺技术,蕴含着苗族历史上代际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苗族银饰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支苗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苗族银饰既是苗族先民古老生活的写照,也是该民族民俗文化的主体。这种萌发久远,留存至今的银饰锻制手工技艺,蕴含着苗族古老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追求,是博大深邃的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苗族民间特有的首饰加工技艺,银饰加工经历备料(主要为压片和拔丝)、铸模、錾刻、花丝、攒焊、清洗等工艺,共计有30多道工序,主要饰件包括银冠、银衣、银项圈、银手镯、银耳环等多个种类,工艺价值极高。作为苗族内部的一种传统工艺,苗族银饰出自本民族银匠之手,凝聚着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祝愿,对纯朴的美的追求。这种热情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朴实的却特色的创造性,土生土长,却朴实清新。积淀了地方性民间工艺美术成就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与苗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契台在一起,经过历史的洗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品格,成为苗族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支。
一、苗族银饰的民间工艺特征
何为民间工艺?“民间工艺即日常所说的广义上的民间美术,有时亦称民间工艺美术。它主要包括民间绘画、雕塑、剪纸、编织、纸扎、玩具等,内容极为广泛”。这个定义将民间工艺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民间的工艺美术种类,限定的范围较为宽泛。“民间工艺,也叫民间手工技艺,是大众生活的民俗艺术,是经济和文化的双重载体。其内容主要是以审美意义为主的造型艺术,即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这个定义强调了工艺美术的实用和审美的属性。“‘民艺’其实就是民间工艺。换句话说就是由民间手工艺工匠所制造,为一般平民大众生活所使用的手工艺制品或者器具”。这段文字概述了日本重要民艺理论家柳宗悦对民间艺术的解释。我国国务院颁发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第二条列出:“本条例所称传统工艺美术,是指百年以上,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民间工艺是由劳动人民就地取材为日常生活需要或审美需求、倾注自己的审美感情和理想、反映不同的时代、地区、民族特色和劳动人民的朴实生活的自产自销的手工制作的工艺美术作品。在欧美国家,民间工艺被称为农民手工艺。
(一)自发性、手工性和民间性
自发性、手工性和民间性是民间工艺的三个原发性特征,当然,也是苗族银饰的特征。苗族银饰伴随苗族的历史自发产生并闪耀于苗族漫长的历史文化中,苗族《换嫁歌》中就描述了母系社会时期男子出嫁时“头插锦鸡毛,衣裙身上套。一只银项圈,胸前闪闪耀”,这些古老的传说使我们相信,苗族银饰在久远的古代就已经出现在苗族社会中了。因为是自发组织生产,所以在历史上苗族银饰的生产未成规模。至今,在多数苗族聚居区,银匠们还是自发的组织银饰生产。他们多采用家庭作坊的经营方式,男子为主力,妇女与孩子帮工,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和节日之前集中加工银饰。这种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决定了银饰作坊的规模不能太大,其销售只能限定于相对封闭而形成区域格局的一寨或数寨。这种小规模生产的银饰适应了区域内苗族人民的生活所需和审美需求,并逐渐定型成为在苗族社会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物品,并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含义而得以流传、普及,并逐步演化成为苗族内部的一种文化因素。
民间工艺的手工性与今天的大规模的机械制作的科技性是相对的。当前的市场上也充斥着机械仿制的苗族银饰,其造型失去苗族银饰的特色,中规中矩,缺少传统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手工操作所特有的淳朴之美。传统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由家庭作坊内的男性工匠纯手工操作完成的。因为手工制作的局限性,同样造型的两件首饰却有各自的神态,这就是手工艺的价值所在。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工艺流程很复杂,银匠先把熔炼过的银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设计服务方案.doc VIP
- 【某工业厂房及管理楼水电安装施工方案】.doc
- 国家标准GB_T13306-2011标牌.pptx VIP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夜袭 (5-6人封闭)剧本杀全套剧本.docx VIP
- 《少年中国说》原文及翻译 .pdf VIP
- 新食品原料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docx VIP
- 高中英语_选择性必修二 Unit 3 Understanding Ideas A New Chapter教学课件设计.ppt
- The_Very_Hungry_Caterpillar.ppt VIP
- 《医学心理学》第2章 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