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水电站坝区花岗岩体风化剧烈成因分析及工程处理.docVIP

井冈山水电站坝区花岗岩体风化剧烈成因分析及工程处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井冈山水电站坝区花岗岩体风化剧烈成因分析及工程处理

井冈山(仙口)水电站坝区花岗岩体风化剧烈的成因分析及工程处理   摘要通过对井冈山(仙口)水电站坝区花岗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经历的多次构造运动、所处的地理环境的研究,对花岗岩体风化剧烈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   关键词花岗岩;风化;成因分析及工程处理   中图分类号TU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61-0072-01      井冈山(仙口)水电站位于井冈山市下七乡与长坪乡交界处,是遂川江北支梯级开发电站群中的第二个梯级电站。厂址处距井冈山市茨坪镇34km,距井冈山~遂川公路2km,交通便利。   井冈山(仙口)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推荐为砼面板堆石坝,水库正常高水位为305m(黄海高程,下同),最大坝高68m,坝轴线长160m,溢洪道置于右岸天然垭口处。电站为隧洞引水式,隧洞设于右岸,衬砌后圆形洞径5m,洞长1006.2m,进口设闸门井,底板高程276m,出口设调压井接压力钢管至厂房,厂房位于坝址下游2km的杨坑村,电站装机3×12MW。   工程于2004年7月正式开工,目前工程已接近尾声。大坝防渗面板已浇好,引水隧洞已衬砌完毕,压力钢管正在安装,厂房机组安装基本完成,溢洪道弧形闸门已安装好,引水隧洞进口闸门井、出口调压井已浇筑好,放空洞工程已完成。   1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井冈山(仙口)水电站坝区位于华南褶皱系、赣中南褶隆、赣西南拗陷之井冈山一陈山隆褶断束构造单元中。大坝位于峡谷出口的牛头山处,河流在坝区范围内流向由NE300→NW3350→NE530呈反“S”型流出坝址。河谷呈“U”型,左岸山体雄厚,右岸为一山脊,山体较单薄,两岸不甚对称。黄坳大断层穿坝区而过,它纵贯库区,并向两端延伸区外,全长大于68km。本区段内表现为巨大的硅化破碎带,最宽处达200余米。在硅化带中有燕山期小花岗岩瘤贯入,断裂在通过热水洲村附近有热水泉群涌出。硅化带中挤压现象明显,常见有片理化、糜棱岩化、赤铁矿化等蚀变现象,有时有杂乱无章的构造角砾岩。黄坳大断层的活动期长,结构面力学性质复杂,它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压扭性质,另一方面又具张性特征。它发育于加里东晚期,在燕山运动早期和晚期,被改造为压扭性断裂。该断层在坝区作NE300方向展布,坝址区除发育黄坳大断层外,还发育一些次一级的小断层及节理裂隙。   区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坝址区出露的岩性极为复杂,主要有奥陶系硅质板岩、炭质板岩及绢云母千枚岩,黄坳大断裂的硅化岩、硅化角砾岩,构造运动时期顺断层带侵入的花岗岩不规则地呈串珠状分布于断层硅化岩与奥陶系地层之间。   2花岗岩风化剧烈的成因分析   岩石风化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太阳热能、空气、水溶液和生物等因素的作用,岩石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除气候、地形、地下水等外界因素外,岩石本身的矿物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都将使岩石风化程度和风化特征产生很大差异。   1)仙口花岗岩体最早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后经多次构造运动,其矿物成分亦产生了一些变化。一般说来,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抗风化能力低于沉积岩;而火成岩中深层侵入岩又低于喷出岩,仙口花岗岩体为深层侵入岩,靠近地表的岩体接触交代作用不太强烈,抗风化性能差。另外,花岗岩中的长石含量较高,后期经剧烈的构造运动,岩体中形成了一些糜棱岩化石英绢云母岩。磨片鉴定,该岩石内绢云母含量达到60%以上,绢云母为次生矿物,呈鳞片状集合体。这种岩石新鲜时力学性能尚可,暴露空中,极易风化和软化。室内试验,其软化系数0.20~0.40。糜棱岩化石英绢云母岩主要分布于硅化岩与花岗岩的接触面附近,呈透镜状产出。受糜棱岩化石英绢云母岩风化剧烈的影响,其周边的花岗岩风化势必加剧。   2)岩石中矿物颗粒的大小、等粒与不等粒、胶结程度等都会影响风化作用的速度。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细粒、等粒、胶结好的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风化速度较慢。斑晶、粗晶结构岩石的风化速度要比细晶、隐晶结构快。仙口花岗岩为粗粒结构,粗粒结构的花岗岩较细粒结构的花岗岩风化更快。   3)由于仙口花岗岩体分布范围小,且顺断层带分布。在地形上离河道较近,易受水流的冲刷剥蚀,经常处于三面临空状态。形成时间早,经受的构造运动多,岩体内的次一级断裂及节理裂隙发育。节理裂隙和断裂将花岗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碎块,岩体完整性差,岩体的空隙率增大,扩大了岩石与地下水的接触面,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顺断裂及节理裂隙向深处延伸,加剧了花岗岩的软化和风化,降低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野外钻探时,取心为长柱状的弱风化下部花岗岩,暴露空中一个月后用手即可捏碎,引水隧洞进口段开挖时,围岩为弱风化中上部的花岗岩体,若不及时支护,一星期内表面就会风化,产生隧洞塌方及掉块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