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氨基二乙腈对合成双甘膦影响研究
亚氨基二乙腈对合成双甘膦的影响研究
亚氨基二乙酸法(IDA 法)是目前国内草甘膦合成工艺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开发,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该工艺根据原料不同又可分为亚氨基二乙腈法(IDAN法)和二乙醇胺法(DEA 法)。然而在国家商务部于 2004 年 11 月终裁决定对原产于日本、美国、伊朗、马来西亚、我国台湾地区和墨西哥的进口二乙醇胺征收反倾销税致使二乙醇胺的价格飞涨以后,现阶段的DEA法和IDAN法相比,已无优势可言。国内的研究机构已经对 IDAN 法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实践证明,采用 IDAN法合成双甘膦,中间体亚氨基二乙酸的收率高低严重制约着双甘膦的收率,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了亚氨基二乙腈的碱解工艺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双甘膦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优质的原料不可缺少,实验考察了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亚氨基二乙腈合成的双甘膦在含量、收率及外观上的差异,为原料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
亚氨基二乙腈(95 %,工业级),甲醛(37 %,工业级),亚磷酸(98 %固体),盐酸(31 %,工业级),氢氧化钠(液体,30 %,工业级)。
1.2 合成原理
(1)亚氨基二乙腈的碱解
NH(CH2CN)2+2NaOH+2H2O→NH(CH2COONa)2+2NH3
(2)亚氨基二乙酸钠盐的酸化
NH(CH2COONa)2+2HCL→NH(CH2COOH)2+2NaCl
(3)双甘膦的缩合反应
NH(CH2COOH)2+H3PO3+CH2O→
(HO)P(O)CH2N(CH2COOH)2+H2O
1.3 实验步骤
1.3.1 亚氨基二乙腈的碱解
将计量好的液碱和水投入1000 mL三口瓶中,启动搅拌,分批次地投入已称量好的亚氨基二乙腈,控制温度为45±2 ℃。水解投料约1 h,投料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 h。
保温结束后加热升温至110 ℃,除氨浓缩至42 %左右,停止脱溶。然后用冷却水降温至70~80 ℃,滴加31 %的盐酸中和,控制滴加后溶液的pH在4.5左右。最后经活性炭脱色,过滤,即得中间体亚氨基二乙酸单钠盐溶液。分析测定该溶液中亚氨基二乙酸单钠盐的含量,并计算亚氨基二乙酸收率。
1.3.2 双甘膦的缩合反应
室温下,向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的三口瓶中按比例投入亚氨基二乙酸单钠盐溶液、亚磷酸和盐酸,启动搅拌,开启冷凝水,打开加热套的加热开关开始升温。升温至110 ℃时,3 h匀速滴加37 %的甲醛,滴加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2 h。然后用30 %
氢氧化钠中和至pH为0.2~0.8,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双甘膦固体。
2 分析方法
2.1 亚氨基二乙酸单钠盐含量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亚氨基二乙酸单钠盐含量。
2.1.1 试剂和溶液
亚氨基二乙酸对照品:质量分数≥98 %;
盐酸溶液:1+3;
亚硝酸钠溶液:70 g/L;
溴化钾溶液:250 g/L;
盐酸羟胺溶液:210 g/L。
2.1.2 仪器
75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石英比色皿:10 mm
2.1.3 分析步骤
2.1.3.1 试验溶液的制备
称取1.2 g试样,精确至0.0001 g,置250 mL烧杯中,加水50 mL,盖上表面皿,加热使之溶解。放冷后,全部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1.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对照品适量,按试验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每 1 mL 中含亚氨基二乙酸12 mg的溶液。
2.1.3.3 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移取试验溶液和对照品溶液 3 mL,各置于 50 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依次加入盐酸溶液2 mL、溴化钾溶液2 mL、亚硝酸钠溶液2 mL,盖上瓶塞,摇匀,放置10 min。加入2 mL盐酸羟胺溶液,振荡2 min,待气泡散尽,加水至刻度,摇匀。在350 nm波长处以空白溶液(除不加试样,其他操作和加入的试剂溶液量与试验溶液相同)为参比,测定试验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2.1.4 计算
由表 1 可知,亚氨基二乙腈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的水解对温度十分敏感。原因是腈类在酸(或碱)催化下水解分两步进行,首先变成酰胺,酰胺进一步水解成酸(或羧酸盐)。第一步反应对温度要求较高,温度偏低,腈未完全转化为酰胺就开始升温,会造成腈的聚合及分解,水解收率低;温度过高,腈还来不及转化为酰胺就已经分解或者聚合,也影响收率。实验结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地点文字表述方法研究.pdf VIP
- 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风力发电(本科)樊.ppt
- 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题训练(任务型阅读,首字母填空,完形填空)(有答案).pdf VIP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雨课堂)研究生 全部答案.doc VIP
- 2025年耐火材料行业分析.docx VIP
- 技术咨询合同简洁版模板5篇.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日置 BT3564电池测试仪使用说明书.pdf VIP
- 上海三菱LEHY(C)电梯安装调试培训资料.ppt VIP
- 人教版(2025)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期中达标测试卷A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