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言疏证看戴震校勘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方言疏证看戴震校勘特点

从《方言疏证》看戴震的校勘特点   摘要:作为一代考据学大师,戴震将其考据方法运用于校勘,他校勘《方言》较少依据版本,而是博综群籍传注,本之小学六书,以理论断;以求是为根本旨归,大胆改正讹文;发凡起例,首次从致讹角度总结误例。戴震的校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学术风尚。   关键词:戴震;方言疏证;校勘特点   中图分类号:H1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7)05-0055-06      古籍因传抄的增删讹误或版刻的剜改缺失,必然会产生鱼鲁、虚虎之讹。纠正古代典籍错误,对典籍进行校勘是正确理解典籍的前提条件。“清儒之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古书传习愈稀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训至不可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引善本以校雠之,校勘遂成一专门学……诸所校者,或遵善本,或据他书所征引,或以本文上下互证,或是正其文字,或厘定其句读,或疏证其义训,往往有前此不可索解之语句,一旦昭若发蒙。”[1]60作为清代考据学派的代表人物,戴震特别重视文字校勘,他尝云:“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级,而不可以躐等。”否则便有“守讹传缪”之弊 [2]378。戴震对文献讹误表现出忧郁沉思之情:“以今之去古圣哲既远,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2]7“生千百余年后,欲稽古毕得,用订史籍讹文,诚非易易。” [2]511段玉裁《戴先生年谱附言谈辑要》引其师所论校勘之事曰:“《水经注》‘水流松果之山’,钟伯敬本‘山’讹作‘上’,遂连圈之,以为妙景,其可笑如此。‘松果之山’见《山海经》。” [2]716 “水流松果之上”,意境虽美,但已非《水经注》愿意。 正如戴震所说,“守讹传缪者,所据之经,并非其本经。” [2]378戴震一生校书众多,本文以《方言疏证》为例,略论戴震的校勘特点。      一、参验群籍 以理论定      有感于“宋元以来,六书故训不讲,故鲜能知其精核,加以讹舛相承,几不可通”,戴震 “从《永乐大典》内得善本,因广搜群籍之引用《方言》及注者,交互参订,改正伪字二百八十一,补脱字二十七,删衍字十七”。[3]6为校勘《方言》,戴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将其“一字之义,必本六书,贯群经以为定诂” [2]651的考据方法运用于校勘,实现了字书、古注的参伍考究。《方言疏证》引用书目达101种,共采书证3268条。除注释之需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校勘的运用。例如《方言》卷十二“#131936;,倦也”条,戴震为证明“ ”为“#131936;”字之讹,多方求索,他首先以古注《史记集解》、《史记索隐》、《汉书注》和字书《说文》、《说文系传》等相关训诂证明“?C”有“倦”义。戴氏疏证曰:“‘#131936;’各本讹作‘ ’,《史记?司马相如传》‘徼?C受屈’,裴?S《集解》云:‘?C,音剧。?S按:#131936;,郭璞曰:“?C,疲,极也。”言兽有倦游者,则徼而取之。’《索隐》:‘司马彪云:“?C,倦也。”谓遮其倦者。《说文》云:“?C,劳也。”燕人谓劳为?C。’《汉书注》:‘苏林曰:?C,音倦?C之?C。’又‘与其穷极倦?C’,《汉书注》引郭璞云:‘穷极倦?C,疲惫也。’《说文??M部》:‘?C,相?p?C也。’徐锴《系传》云:‘《上林赋》:“徼?C受屈”,谓以力相?p角,徼要极而受屈也。’”继而以文字规律性变化:“《方言》因‘?C’加‘人’旁作‘#131936;’,犹‘卷’加‘人’旁作‘倦’耳”逻辑推理,得出‘ ’为‘#131936;’字之讹。又如《方言》卷十二“儒输,愚也”条,戴氏疏证曰:“《荀子?修身篇》:‘劳苦之事则偷懦转脱。’杨??注云:‘或曰偷当为输,扬子《方言》云懦输。郭注谓懦撰也。’此所引并《方言》正文亦作懦,非也。陆德明《经典释文》于《春秋僖公二年左傅》‘懦而不能强谏’列乃乱、乃货二反。又引《字林》:‘?蓿?音乃乱反。??,音让犬反。’是合懦与?蕖?⑽?一。《广雅》:‘ ,输愚也。’ ?u儒之讹。《释文》于《易?需卦》云:‘从雨,重而者非。’可证‘需’转写讹作‘#156884;’。以双声迭韵考之,儒、输迭韵也。不当作‘懦’。注内懦、撰亦迭韵也。懦,让犬反,撰,士免反。各本‘懦’讹作‘儒’。儒与懦形似易讹。”戴震从汉魏古注所引之文加以订正,又以方语之音声考其迭韵。儒,日纽侯韵,输,审纽侯韵;懦,泥纽元韵,撰,床纽元韵。儒输、懦撰皆声近韵同,懦、?蕖??、儒相假借错乱而易混致讹。王先谦《荀子集解》于“劳苦之事,则偷输转脱”下,引杨??注云:“或曰偷当为输,扬子《方言》云‘儒输,愚也’郭璞注‘谓懦撰也。’”可见后人所引版本文字亦与戴本同。参验群籍,以理校定是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