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向着“好课”的方向进发
    伴着阵阵金桂的芳香,带着一份对学习的渴望、对教学的执著,我荣幸地参加了第五届全国苏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课堂教学大赛的观摩活动。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我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来自全国各地的19位优秀青年教师,用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精炼智慧的评价语言、精湛的教学技艺,向我们展示和演绎了《课标》指引下的精彩课堂。每一节“好课”都匠心独运、浑然天成,让我如沐春风、如饮醍醐,也让我轻轻地、静静地走进了语文课堂,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好课”的无穷魅力,实实在在地找寻到了“好课”的标准。 
  一、好课的基石:真实而有效 
  1. “真实”为前提。一节好课的前提应该是真实。真实的课堂应摒弃虚假浮华,讲究求真务实,即追求课堂的自然生成,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用真诚客观的评价、灵动的教学智慧,演绎充满激情的真实课堂。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激情和活力,将课堂演绎成一曲悠扬的歌、一首绮丽的诗。云南的陈文老师在执教六下《山谷中的谜底》一课前,采用了这样一组谈话: 
  师:第一次见面,你们喜欢陈老师吗? 
  生:(异口同声地说)喜欢! 
  师: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吧!(众笑)说说对我的感觉? 
  生:老师,我觉得你很帅气,很幽默!…… 
  师:课堂上,我最想把快乐带给大家。上课笑一笑,生活真奇妙!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语文课本就是旅游的指南,老师来说关键字词,你们说地名,好吗? 
  生:根据教师提示依次回答:三大名松千姿百态――黄山;秦军百万的壮观场面――西安;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 
  师:今天,作者将带我们去一个地方――魁北克省的山谷。(板书,指导书写生字“魁”) 
  这一课前谈话看似平平常常,可平实中透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平实中透着育人的智慧,平实中透着学习语文的方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语文书当作旅游指南。教师创设了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在跟学生轻松愉快的谈话中,开始了有趣的教学,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掌握了本领。教师的淡定从容、举重若轻,展示了教育“真实”的魅力和风采。 
  2. “有效”为抓手。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扎扎实实地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要在“实效”上做文章,要在“有效”上下工夫。本次展示的课堂教学,都设计了指导学生书写这一环节。孙曼曼老师在指导学生写“遥”这个生字时,出示了同学写的三个“遥”字,让学生辨析,哪个“遥”字写得最漂亮?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要想把“遥”字写美观,部首走之底必须不靠前,不偏后,“遥”字才能稳当美观。马玉春老师在执教《黄山奇松》一课时,激情澎湃地说:“这么美的一段文字,应该把它们认真地抄写下来。看,这是老师写的一幅作品。结合老师的作品,你们说说,怎样才能把这段话写美观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如下秘诀:行款书写要居中,作品两端应对齐,字的大小要匀称,间距疏密要适宜。接下来,教师展示了一幅学生的书法作品,一位 
  沙龙 
  学生评价道:“他的字就像黄山奇松一样,挺拔秀丽!”台下顿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二、好课的外显:朴实而有趣 
  1. “朴实”为外衣。课改以来,语文课堂不必过多的电教手段和花哨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会读,会写,养成习惯,提高语文素养,真正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回归朴实。北京东路小学崔兴君老师在执教《小儿垂钓》一诗时,这样导入―― 
  师:我们平常会称呼小孩子什么呀? 
  生:小家伙、小鬼头…… 
  师:古代把小孩子称为什么呢? 
  生:童子、小儿、稚子…… 
  师:(板书“稚”字)看这个字,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隹”,原指幼苗,我们小孩子不就像成长的幼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小孩子的古诗――《小儿垂钓》。(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言语教学是关于语言运用的教学。”教师朴实的问题设计,朴实的教学语言,让学生一下子明白了“稚子”的古今含义,明白了“稚”这个生字的写法和意思,明白了本首古诗刻画的主题。这一回归“语言运用的教学环节”是朴实的,只有在这份朴实的坚持之下,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语言,语文课堂才会更具价值,更具魅力! 
  2.“有趣”为点缀。上好语文课,最关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爱上语文。苏州沧浪小学的姚敏老师在执教《梅兰芳学艺》一课时,把自己扮成了小朋友们喜欢的“金龟子姐姐”的角色。她通过把自己和篮球明星“姚明”同名入手,很自然地导入“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的名字。她在指导学生书写这个名字时说:“梅花、兰花,还散发着芬芳呢!多美的名字呀!我们一起来写写吧!”而后,播放梅兰芳《穆桂英挂帅》的视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