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洪进壮乡组曲演奏探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倪洪进壮乡组曲演奏探索

倪洪进《壮乡组曲》的演奏探索   摘要:我国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倪洪进在她的音乐生涯中,创作了无数优秀的钢琴作品,无数在音乐创作领域中做出了有益探索的作品,为我国的钢琴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以倪洪进钢琴作品《壮乡组曲》为研究对象,对该作品的演奏进行探索,以期从中获得对民族钢琴音乐作品艺术表现上的启示,为今后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与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倪洪进;壮乡组曲;演奏探索   1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简介   1.1作曲家简介   倪洪进(1935―),浙江人,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便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和滋养,她的父亲倪秋平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琴师。倪洪进自幼学习钢琴,曾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并获优秀文凭,是八十年代初以前,我国唯一的在苏俄钢琴学派故乡受到该学派系统教育的中国钢琴家。回国后,倪洪进先后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并在国内外音乐院校、电台、电视台广泛进行演奏和讲学活动。她是我国少数集教学、演奏、创作三方面于一身的优秀钢琴艺术家之一。   倪洪进的钢琴音乐创作活动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的十年,对倪洪进来说,是一个活跃而又极富成效的创作时期。她从改编现有的民间音乐开始,逐渐发展到以民族音乐的风格情趣进行原创,在文化层面上探索钢琴音乐的创作。她的创作曲目主要有:《金蛇狂舞》、《幻想曲》、《叙事曲》、《圆明园漫步》、《壮乡组曲》等。在倪洪进的每一首作品中,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属于她自己的独特风韵,或者可以称为倪洪进所特有的“笔锋”、“文采”。   1.2作品简介   《壮乡组曲》是作者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采集民风后创作的钢琴作品。全曲由《船从远方来》、《歌墟》、《摇篮曲》、《酒歌》四首标题乐曲组成。正如作者披露,这里有“有山水、有歌市、有安静的家居、有狂舞的酒宴”,“就像是从多方面展示壮乡的长卷”。该作品吸取了当地的旋律音调,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呈现出鲜明生动的场景,融入了民族审美特色,但同时用钢琴化的手法表现了丰富的音乐内涵,所以,它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改编曲,而是独立的创作,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领域中做出了有益探索的作品。   这首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洋现代音乐技法进行了探索,并显示出乐曲构思的独特性,深刻性与成熟性,融风格的民族性、技法的现代性、思维的哲理性于一体,是钢琴音乐作品的优秀代表。   2演奏探索   与标题相符的音乐内容使《壮乡组曲》呈现出鲜明的画面性特点,秀丽多姿的壮乡美景,能歌善舞的壮乡人、纯朴自然的民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犹如一幅幅民间风俗画卷,通过作曲家热情奔放的笔触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在演奏时,演奏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作品的意境、情绪结合在一起进行联想。   2.1《船从远方来》   这首作品表现了晨雾中船只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过程。呈现出过程性画面的特点,作者以巧妙的渐进、渐退的力度布局展现出这段美好的画面。演奏时,对意境的正确理解以及把握好声音的层次感非常重要。   此曲分为三段,基本以右手表现流水的三连音和琶音进行为背景。引子由降G音引入一串琶音下行,似乎听到了远处隐隐传来的山歌。呈示段右手应尽量贴着琴键,三连音要荡漾起来,力度要轻柔,仿佛船从晨雾中渐渐驶来,当发音点增到六连音、七连音时,要充分用整个手臂进行调节,让乐曲保持流畅,营造出悠远空灵的氛围;左手弹奏旋律时则要十分细致,让每个旋律音都落到指尖,声音要深沉一些。右手的伴奏和左手的旋律在力度上要拉开距离,从听觉上造成水声和船歌两种音乐形象。   随着右手的琶音音域不断扩大,发音点增多,逐渐进入到B段的近景,这一段比较激情,充分发挥了现代钢琴的优势,音响洪亮、声部厚,仿佛是船夫在勇猛地闯滩。右手快速的琶音,要求非常灵活的运指,中声部的两个和弦与高声部的八度就像两岸的号子彼此呼应。   再现段音乐逐渐平静,力度减弱,表现出一种飘渺的感觉,有如船渐渐走远,歌声飘荡在山谷之间。结束降G音非常重要,一定要用心用控制,使之发出轻而亮的音响,犹如余音回荡。   2.2《歌墟》   这首乐曲采用回旋曲式,生动地展现了壮族人民在“歌墟”这个传统歌节中的画面,呈现出场景切换式画面的特点(作品采取或强调的是移步换景式的场面的调度以及电影“蒙太奇”式的画面剪辑)。乐曲的主部及主部再现部表现了对歌的情景,两插部表现了轻快的舞蹈场面,而结束段落则将“歌声”与热烈的舞蹈节奏叠合在一起,表现出载歌载舞的画面。那么在演奏时,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的连接,段与段之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转换之前,要在心中酝酿好弹奏的情绪,手上控制好音色。   5小节的引子取自主题,为主题的出现做铺垫。上、下句在相隔两个八度的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