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歌谣分布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歌谣分布研究

元代歌谣分布研究   摘要:元代歌谣极富时代特点。在文献载录的频次上,以《河南北童谣》《元末苏州童谣》《方国珍谣》等被典籍载录的频次最高,其收录的频次与歌谣本事在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力成正比。在时间的分布上,元代歌谣所呈现的历时性特征,与元朝的历史分期及阶段特征相吻合,基本上反映了元朝初期、中期、末期不同阶段的社会状况。在地域的分布上,以江浙行省被记录的歌谣最多,反映了江浙行省社会矛盾最为尖锐的区域特征。元代歌谣在时间的分布上集中于元末顺帝统治期间,在地域的分布上集中于江浙行省,在歌谣的主题上,时间和地域的分布基本重合,充分体现了元末的江浙行省所受压迫最深、反抗也最为激烈的历史。   关键词:元代歌谣;收录频次;时间分布;区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I27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9)06-0048-08      古籍所见元代歌谣,据笔者统计凡87首。其中讽刺谣、哀怨谣、起义谣共70多首,占元代歌谣总数的五分之四。在时间的分布上,以元末顺帝统治时期最多,可考的有64首,约占元代歌谣总数的四分之三。在产生及流传地域的分布上,中书省21首,体现出大都及京畿作为政治舆论中心的特点;江浙行省数量最多,有32首,反映了江浙行省所受压迫最重的特点。中国古代歌谣的分布,如文献分布、历时性分布、地域性分布等问题,是歌谣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问题。解决了这一问题,研究才会扎实,才能更好地向深度扩展。而对于古代歌谣的分布研究,学界有所忽略。元代歌谣极富时代特点,本文即以元代歌谣为例,以元代歌谣的文献分布、历时性分布和地域性分布为三个大的中心题目,探讨元代歌谣在此三方面的分布规律及内涵。      一、元代歌谣的文献分布      1.元代歌谣在典籍中的收录情况   元代歌谣首先被收录在一些笔记和史书中,笔记如(元)孔克齐《至正直记》、元末明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明)叶子奇《草木子》,史书如(元)权衡《庚申外史》、(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清)钱谦益《国初群雄事略》等。史书以《元史#8226;五行志》收录数量较多,共11首 ,均表现自然灾害后人民的困顿流离、思变起反,属于民间自发谶谣,乃“怨谤之气发于歌谣”也。近人陈衍所编《元诗纪事》是有关元代诗歌的史料性著作,其末一卷是《歌颂铭谣谚谶谜杂语》,将其所能辑到的元代谣谚尽皆收入,驳杂翔尽,共收录元代歌谣47首,是迄今收录元代歌谣最为集中的著作。诗话、方志、地方文献和小说中可零零散散地见到一些歌谣,诗话如清代郑方坤编辑的《全闽诗话》,方志如明代喻政主修的《福州府志》,清代王轩、杨笃等纂修的《山西通志》,清代于成龙等纂修的《江南通志》等,所记颂谣居多。歌谣是来自民间的声音,地方文献用来自民间的评价来肯定这些地方清官的品行和政绩。   集中收录元代歌谣的是歌谣专辑和一些诗歌总集。歌谣专辑以明代杨慎《古今风谣》始,《古今风谣》辑录元代歌谣9首。清代杜文澜《古谣谚》以辑录古代谣谚最为著称,分经史子集各部辑录上古至明代的谣谚3300多首,辑录元代歌谣共31首。其中:卷14辑录10首;卷15辑录《庚申外史》中的歌谣2首;卷16辑录2首;卷30辑录1首;卷63辑录元代笔记中的歌谣9首;卷83辑录1首;卷85辑录《古今风谣》中的元代歌谣5首。“至若谣谚出自构造者,辗转传播,无非起于同时之人,今并归于附录之中”,其《附录二》录此类歌谣1首(《至正十年河南北童谣》)。《古谣谚》对谣谚的辑录标准相当严格,其凡例中交代:对于“铸金者”、“镂玉者”、“刻石者”、“书岩者”、“榜门者”、“题壁者”、“谶纬称歌者”、“乩语作歌者”等等诸多情况皆不录,故所录元代歌谣都是书中或标题中明确为“谣”者。(清)顾嗣立、席世臣编《元诗选癸集》是最早收录元代歌谣的诗集,共收录《江南谣》《皇舅墓谣》等9首歌谣。   民间歌谣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一般歌谣反映出民众一时一地对一事一物的叙述或看法,随着时事变化,事过境迁,人们对具体的人事多有淡忘,当时流传一时的歌谣,也会被人渐渐遗忘,所以如果当时没有人记录,将口头歌谣转化为文字歌谣,大多数就不会流传后世。这些歌谣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可能遗失,而类似这样关于具体人物事件的歌谣应该很多。有些歌谣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由一些歌谣爱好者或者专门的歌谣采集者直接到民间收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全国民间文学普查,在县卷资料本的基础上编选了31个省、市、自治区的56个民族的歌谣选粹。它们中有偶见至今流传的元代歌谣,如《上海卷》刊载的1987年4月采录于上海市碧江路街道汽轮二村、徐大妹演唱、李自勉采录的《黄道婆谣》。1962年第6期《民间文学》所刊登的由李东山搜集整理的《乌鸦叫叫》《纸钱飘飘》《跳龙门》等11首歌谣都是当代歌谣采集方面取得的成绩。除此之外,还有一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