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脏,是心、肝、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一脏,合为六脏。藏象学说习惯将心包络附属于心,故一般称为五脏。 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但各有专司,与六腑、形体、官窍、情志、时今关系密切,在心的主宰下,形成五大功能系统。 一、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一)心(心包络) 心居于胸腔,横膈之上。形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医学入门〉:“形如未开莲蕊,居肺下膈上是也。”在五行中属火,通于夏气,与小肠相表里。心为阳中之阳,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的解剖位置(血肉之心) 心脏? heart ? 位于 胸腔的中纵隔内, 第2-6肋软骨或第5- 8胸椎之间。2/3偏 在身体正中线的左 侧,1/3在右。外应 虚里。 虚里: 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又名胃之大络 心的形态结构 心脏尖圆,形似未开的 倒垂莲蕊,色红,中有 孔窍,外有心包围护, 稍大于本人的拳头。 《难经》:心重十二两, 中有七孔三毛,----- 盛精汁三合。 心的生理功能: 1、主血脉: (1)涵义: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注全身,以发挥濡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方面。 如《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主:主持、主管、主宰,引申为推动 。 血:血液,赤色的液态物质。 脉:血液运行的管道。 “脉者,血之府”, 《素问·脉要精微论》、《灵枢·决气篇》 “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全身血液赖心脏的搏动而运行。 主血 心有生血作用。 主脉:心与脉相连,脉为血之通道。 心生血的作用,是指水谷精微,经心火化赤作用而成血液。 《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2)机理: ① 心之阳气的推动与温煦振奋: 心力 心动 心律 心阳气的温煦推动。 心率 《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 《灵枢· 经脉篇》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死。” 《素问·六节脏象论》称 “心者,生之本。” ②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液之充盈,则血脉旺盛;脉道通利,则血液不致壅滞。 心、血、脉三者一体,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推动血液运向全身运行,其中心之阳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是动力和关健。 (3)生理病理表现(临床意义) 主要通过面色,舌质的颜色,脉搏的 跳动及胸部感觉反映。 生理表现 心血充盈 面色红润光泽, 心气充沛 舌红活荣润, 脉道通利 脉和缓有力, 节律整齐 病理表现: 面白无华 心血亏虚 脉道空虚舌淡白 脉细弱无力 心气不足 面色灰暗、唇舌青紫 血脉受阻 有瘀点、脉律不齐 结、代 促、涩, 心前 区憋 闷刺痛。 现代研究认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减少、心泵功能障碍等是心气虚证的病理基础,可作为心气虚证的一个定量指标;心阴虚、 心阳虚者存在心脏舒张功能减退。 冠心病、肺心病,心气虚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是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并随心气虚损的程度而加重。以上病症,在治疗上气血不足者应补气养血。 刘某,女,心悸、胸闷、气短,舌淡,脉搏沉细迟缓、 结代。 西医诊为顽固性心律失常伴心肌缺血,静时脉搏43 至54次/分,活动时最快达190次/分。诊为气血阴阳均不足,偏于心气虚 ,阴阳失调。 用炙甘草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