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仲“扎紧制度笼子”的思想脉络及当代启示
摘 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扎紧制度笼子。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从历史角度扎紧制度笼子的重要性和工作智慧。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在“扎紧制度笼子”方面颇有见解。本文从“选材”和“编织方法”两个方面,把握管仲“扎紧制度笼子”的思想脉络,阐述全面从严治党的启示。
关键词:管仲;制度笼子;“选材”;“编织方法”
中图分类号:D0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5-0051-03
一、引言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在2013年4月19日,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安徽自古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涌现出管仲、包拯、朱熹等著名廉政人物。管仲曾担任齐国太卿四十余年,辅佐齐桓公取得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辉煌业绩,在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有创见的思想观念,形成了“霸业”和“德治”相结合的思想体系。他在“扎紧制度笼子”方面有很多论述和经验,值得今人借鉴。
从“扎紧制度笼子”的流程来说,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选材。没有一流材料,哪怕你是能工巧匠,也未能编织出令人满意的笼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步是编织得法。有了好材料,如果没有掌握编织心法,只能织出“断简残编”,无济于事。管仲在“选材”和“编织方法”两个方面,都颇有思想建树。
二、管仲在“选材”方面的贡献
就“选材”而言,管仲提出扎紧笼子应该选用“礼、义、廉、耻”四种材料。《管子?牧民》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说,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大纲领;四大纲领废弛的话,国家就会灭亡。如果能选用上述四种材料“扎紧制度笼子”,也就是“四维张”,那么对国家来讲就非常有利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管仲“礼义廉耻”思想给予高度评价。2014年4月1日,他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谈中华文明时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等,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礼义廉耻正是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思想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礼、义、廉、耻”何以能够成为编织笼子的四种材料?我认为,这四种材料是从“上、下、内、外”角度,阐述了对官员的引导和制约。
(一)上线要求
所谓“礼”,就是每个官员的言行都要合乎道德礼仪,“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这是对官员的“上线要求”。一般意义上,每个人都是个体的存在,但也无时无刻不在群体之中。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要严格遵守社会给予公民的纪律和行为规范,而不是为所欲为、胡作非为。我国各级的党员领导干部更是如此,为官不论大小,不能由着自己的欲望胡作非为。因为作为一个公职人员,你的行为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贪污腐败是权钱交易、权色交易、不作为、越权妄为交织在一起的产物,这不符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严重破坏党纪国法的行为,绝不能姑息养奸。
(二)内在支撑
从管控效果来讲,光有“礼”还不够。“礼”是一种外在规制,需要“义”提供内在支撑。所谓“义”,就是从逻辑上论证“视听言行,循礼而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举个例子,“跑官要官”的现象正是一种违背“义”的行为,它是干部任用工作中不正之?L的一种。指一些人通过拉“关系”,走“后门”,处心积虑地谋取官职和权力的行为,群众中流传着“要想有进步,常去组织部,要想被提拔,常去领导家”的俗语,一些官员为了个人名利、权力,采取以行贿等手段,隐蔽而不见阳光。伯特兰?罗素曾说过,“人类最大的、最主要的欲望是权力欲和荣誉欲。”这些官员为了趋利避害,选择铤而走险。法国政治家托克维尔在谈到19世纪欧洲国家的政治问题时曾说过,“普遍的和过分的求官热是一大社会弊端,它在腐蚀公民的独立精神并使行贿、钻营在全国成风,它在毁坏光明正大的美德;更用不着我指出,这样的歪门邪道只能产生有害的结果,扰乱国家而无所裨益。”所以,“义”从内在用“正义”支撑起“礼”的正当性,给予官员的言行举止以方向引导。
质言之,“礼”侧重诠释“如何做”,给官员指明前进方向,“义”则强调“为什么这样做”,旨在打开官员心结,赋予前进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