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打顶对聊棉6号农艺及经济性状影响
化学打顶对聊棉6号农艺及经济性状影响
摘要:以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聊棉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打顶时间及剂量对棉花株型性状、新生节间、果枝长度、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同期喷施该化学打顶剂1 125 mL/hm2能够改变棉花株型性状,改善棉田上部群体结构,在搭成丰产架子的同时能有效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棉铃数目、单铃重及产量,但对棉花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化学打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纤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8-3421-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18.007
Abstract: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etopping time and dose on plant type,length of new internodes and branches,yield and fiber quality of Liaomian 6.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125 mL/hm2 was the proper dose which could change plant type,improve upper population structure,improve ventilation and light transmission,and increase the boll number,boll weight and yield. However it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fiber quality.
Key words: cotton(Gossypium hirsutum L.); chemical detopping; agronomic trait; economic character; yield; fiber quality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打?能够消除顶端优势,减少无效果枝对水肥的消耗,促进棉花早结铃、多结铃并减少脱落[1]。化学打顶剂中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能够强力抑制或延缓棉花顶尖生长,达到类似于人工打顶的目的[2]。同时化学打顶具有省时、省力、高效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避免了人工打顶可能造成的物理伤害,以及打顶时间跨度大、漏打和重复打顶等弊端[3,4]。
随着化学打顶技术的不断推广,打顶剂种类不断增多[5],而棉花品种及种植环境对打顶剂的用量及喷施时间有特异的要求[6],本试验利用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提供的化学打顶剂,研究了化学打顶对聊棉6号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鲁西棉区棉花生产上科学应用化学打顶技术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示范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7%,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N 75.0 mg/kg,P 29.1 mg/kg,K 21.0 mg/kg,pH为7.6。行距为0.76 m,株距为0.25 m,密度为5.25万株/hm2。
1.2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选择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育品系聊棉6号;试验药剂为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棉花化学调控团队提供的化学打顶剂。
1.3 试验方法
试验共设8个处理,其中化学打顶剂6个处理,人工打顶和不打顶各1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0 m2。设置2个施药时间,其中T1与人工打顶时间一致,为7月20日;T2比人工打顶推迟5 d,为7月25日。施药量分为低剂量(750 mL/hm2)、中剂量(1 125 mL/hm2)及高剂量(1 500 mL/hm2),各小区均匀叶面喷雾,喷药时防止雾滴漂移。施药15 d后分别在每个小区取10株棉株,调查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
2 结果分析
2.1 对棉花株型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知,打顶剂处理影响了棉花的株型性状,表现为株高、果枝数及果节数降低,上部果枝缩短。化学打顶与不打顶相比,株高方面,除T2喷施750 mL/hm2处理外,其余处理均显著低于不打顶处理;果枝数减少,但无显著差异;果节数显著减少;上部果枝长度显著减少。喷施等量打顶剂条件下,T1处理的株高、果枝数、果节数及上部果枝长度低于T2。其中于T1喷施1 125 mL/hm2打顶剂的处理的株型更理想,容易搭成丰产架子。
2.2 对棉花新生节间及果枝长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