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合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摘 要】 对合萌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合萌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合萌;抗炎镇痛;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9-0072-03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Aeschynomene   WANG Juan HU Qian LIU Ling YUAN Daixiu* LI Chunyan   College of Medicin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416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eschynomene indica Linn, and also makes a prediction about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it.   Keywords:Aeschynomene ;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Research Progress   合萌(Aeschynomene mdica L.)是一年生“水?两栖”草本或亚灌木状植物,为豆科合萌族合萌属,中药名为梗通草,俗名田皂角、水皂角、水槐子等。它分布于我国吉林、广东、海南等地区;在南亚、东南亚及日本也均有分布,常见于富有营养的池塘边和溪河边[1]。合萌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明目、通乳等作用,主治热淋、血淋、水肿、排泄、痢疾、目赤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2],作为民间常用药,可拔毒生疮肌[3],在《江西民间草药》中就有记载,“治风火牙痛可用合萌根七钱,同鸭蛋炖服”,而其机理至今未明。对合萌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一直停留在民间药用水平上,其应用目前仍以绿化和畜牧饲料应用为主,缺乏深入系统地实验研究,抗炎镇痛机制也尚未清楚。   1 化学成分   因合萌的诸多民间用途,许多专家学者对合萌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且从合萌的种子、叶、茎等部位分离出了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蒽醌及其甙类,黄酮及其甙类,黄烷醇及其甙类等[4]。   1.1 早期成分 在合萌的研究中,早期成分研究较小,并未深入。仅日本森田直贤通过对干燥叶乙醇提取物的提取实验验证了合萌中甙元和糖的存在[5],以及美国博伊思?汤普森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从合萌中分离出特殊的根瘤菌汤普森光合根瘤菌(Photorhizobiumthompsonianum)[6],其它成分研究未见报道。   1.2 黄酮及其甙类 黄酮及其甙类是合萌化学成分研究中最多、结构最清晰、成分最明确的一类化合物。Susumu Kitanaka、Tsutomu Hatano及其合作者[7-8]等从合萌中分离鉴定了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包括Demethytorosaflavone C、Demethytorosaflavone D、(±)7,3’4’-三羟基黄酮((±)-7,3’,4’-trihydroxyflavanone)、牡荆素(vitexin)、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葡萄甙(luteolin -7-glucoside)、黄酮木犀草素-7-O-β-D-葡萄甙(luteolin-7-O-β-D -glucoside)等。   1.3 黄烷醇及其甙类 通过对合萌的荚果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分离得到6种黄烷醇类化合物[8],经过鉴定为1种单聚体(+)-儿茶素和5种二聚体化合物,分别为(2S)-3’,4’,7’-三羟基黄烷-(4 β→8)-儿茶素((2S)-3’,4’,7’-trihydroxyflavan-(4β→8)-catechin)、(2S)-3’,4’,7’-三羟基黄烷-(4α→ 8)-儿茶素((2S)-3’,4’,7’-trihydroxyflavan-(4α→8)-catechin)、(-)-fisetinidol-(4α→8)-catechin、(+)-fisetinidol-(4β→8)-catechin和原花青素B3(procyanidin B3)。   1.4 蒽醌及其甙类 Iinuma M等[9]首次从合萌种子中分离得到蒽醌类化合物后;王芳生等[10]从合萌全草醇提物中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