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现代语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情感策略教学与应用模式探析
后现代语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情感策略教学与应用模式探析
[摘要]后现代语境是目前学术理论界常用的名词,也是当下人类面临的生存境遇。情感策略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目前在中学的各科教学中应用较多,在各层次办学单位的英语教学中也得到广泛推进,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却鲜有先例,现将其放到后现代语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情感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证实后现代语境下情感策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关键词]后现代语境;情感策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与应用;模式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115-03
一、后现代语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的问题与变革诉求
“后现代”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1870年前后,英国画家约翰?瓦特金斯?查普曼曾用“后现代绘画”来指称那些据说是比法国印象主义绘画还要现代和前卫的绘画作品。之后,欧洲的一些学者如鲁道夫?潘伟兹(德)、奥尼斯(西班牙)等相继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用这个词来描述文学或文化上的一些现象,欧美的学者相继对“后现代”这个词进行论述。被称为后现代主义代言人的哈桑于1971年在《肢解的奥菲斯:走向一种后现代文学》中首次使用“后现代主义”来统称文学、哲学以及社会中的这种共同倾向。之后的论述中,对后现代的内涵分析并不统一,贝尔把后现代主义视为对传统的回归,而哈贝马斯则在科学、道德及艺术领域推动“交往理论”(即“没有限制的相互作用”)。
后现代主义内部的话语并不统一,至今对它也没有明确的定义,他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启蒙观念,否定关于真实世界的客观知识,否定语言或文本所具有的单一意义,否定人类自我的统一,它否定在理性探索与政治行为、字面意义与隐晦意义、科学与艺术及历史与叙述之间的区别,甚至否定真理的可能性。”简单地说,作为一种思潮,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以法国为主的欧洲大陆崛起,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成为这个西方世界的主流话语,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影响到第三世界国家。后现代主义的定义我们无法下定,但它的一些普遍特征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张举怀疑主义,特别是传统的一元论、绝对理性、单一视角等。第二,推崇多元化、差异和开放性。第三,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消除彼此对立,实现和谐相处。
当代的大学生基本上是与后现代思潮相伴成长的一代,他们一方面接受着传统的教育,遵守着传统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却不断地受到外来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对传统的价值、秩序、观念等进行质疑,在观念上逐步推崇多元化、差异性,倡导平等、和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接触的文学思潮、哲学流派更多,内心也更为敏感,对一元论、绝对理性也更容易进行质疑,更加强调平等、交流和对话。这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教的环境和对象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相应地要求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以便学生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正面、积极地接受学科知识内容。
二、情感策略的应用情况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人们进行社会性交流所需的一种主观体验。在心理学中,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或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情感的介入能直接影响教者与受教者的状态,在整个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国外“语言学习中的情感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了关注。”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将它应用于第二语言的教学中:Moskowitz(1978;1994),Steviek(1990)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提出了语言教学既要注意认知又要注意情感,培养人的教育思想。Oxford(1990)、Arnold(1999)等学者也曾对语言教学中涉及的诸多情感因素及其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
相较于其他学科,国内的第二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受到这些观点的影响更大。近几年来,一些外语教学研究者,相继开始重视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开拓了情感教育心理学领域,探索“以情优教”(卢家楣,2002)的教学策略体系。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信心和态度等情感因素的重要性,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克服不良情绪,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在具体的实践中,不同阶段的外语教学者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应用:陈芙蓉(2005)认为情感策略运用到英语口语的教学中,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王梅红(2006)认为四种有效的情感策略的应用可以提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吕建丽(2007)认为情感策略的有效运用可以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进而提高外语的教学质量。管淑华(2008)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正确有效地运用情感策略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化工生产技术项目苯乙烯的生产.ppt VIP
- 九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可打印).pdf VIP
- 《红星照耀中国》第九章:同红军在一起(续)+带读课(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推拿治疗学不寐课件,十四五推拿治疗学课件.pptx VIP
-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测试题含参考答案.pdf VIP
- 酒吧劳动用工合同范本7篇.docx VIP
-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塑料袋和塑料吸管?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21年浙江6月卷高考地理真题解析.pptx VIP
- 药店动态质量管理知识(一)答案-2025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docx VIP
- 【中学】【育人故事】唤醒你的“耳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