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教案.docVIP

2018-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24 诗词五首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品味语言,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与审美情趣。 正确理解诗歌的内涵、体味诗人的感情。 读书指导法、探究学习法。 课件。 第1课时 《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诵读古诗词,你可以感受祖国的名山大川,欣赏故乡的小桥流水;你可以放眼纷繁的社会,笑看人生百态……古诗词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你的心田。今天让我们再次踏进诗歌艺术的殿堂,去寻觅属于我们的那份感动。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也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故隐居田园。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等。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后世称李昌谷,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 2.背景介绍 《饮酒》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都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春望》这是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在长安所作的,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八月,杜甫从鄜州(现在陕西富县)前往灵武(现在属宁夏)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后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全篇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争,从有关史料记载推测,本诗可能写的是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结庐(lú)   东篱(lí)   搔更短(sāo) 不胜簪(zān) 燕脂(yān) 4.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日夕】傍晚。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浑】简直。 【相与】相伴。 【角】军中号角。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玉龙】指宝剑。 5.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读节奏。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二 学习《饮酒(其五)》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居所偏僻安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伴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2.名句赏析。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被称为妙手偶得的佳句,试说说其妙处。 【交流点拨】这句诗抒写悠闲自得的生活,尽享自然之趣,表现出心灵的超脱世俗和安静平和。 (2)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改为“望”?为什么呢? 【交流点拨】不能。“见”字是在悠然中无意所见,人与物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而“望”却似乎有意去看,不能体现诗人的悠然心境。 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心境? 【交流点拨】这首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从大自然中悟出人生的真正的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步骤三 学习《春望》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感世伤时,花也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2.名句赏析。 (1)试从抒情方式和表达情感上评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的妙处。 【交流点拨】诗人在这里运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表现出诗人感伤时事,忧国忧民的情怀。 (2)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好在哪里? 【交流点拨】“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3.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步骤四 学习《雁门太守行》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敌军似乌云压境,城墙仿佛将要坍塌;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军中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qiaoli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