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上层社会节俭消费方式倡导及实践
唐代上层社会节俭消费方式倡导及实践
摘要:唐代各阶层消费自始至终交织着节俭与奢侈两种方式。大致以开元、天宝年间为期,此前各阶层消费方式以尚俭为主,此后则靡然向奢。着眼于社会稳定与风俗养成,上层社会把勤俭节约作为治国的一个重要方略而大力倡导。在力倡节俭、遏制奢侈方面唐代上层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尤其在节俭消费习俗的纠偏、禁奢制度的跟进以及示俭消费行为的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当代及后世的俭约治国大有裨益。
关键词:唐代;尚俭戒奢;消费方式;实践效果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2-0108-06
有关唐代消费方式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专家学者初有涉足;到了90年代,随着国家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视,消费经济史的研究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位置,历史学领域对于古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也日渐活跃,对唐代社会生活领域中的物质消费、精神消费等研究也相应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消费方式研究方面,陈衍德的《试述唐后期奢侈性消费的特点》(1990)、《唐后期奢侈性消费的社会影响》(1991)等文章都对唐代奢侈性消费进行了分析,对其腐败的表现、特点及其负面作用作了深入的论述。吕一飞的《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1994)从衣食住行、婚嫁丧葬、音乐舞蹈、社会风气等方面入手,论述了胡族对唐朝消费习俗趋奢的影响。王雪玲的《唐代的奢侈之风》(1995)则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唐代的奢侈风尚。拙文《唐代服务业奢侈性消费探析》(2007)、《唐代社会阶层消费水平差异析论》(2009)、《唐代消费观念变化析论》(2009)、《唐代炫耀性消费异化析论》(2009)等探讨了唐代盛世出现后奢侈消费的兴起,对中唐前后各阶层消费方式的变革、消费观念的重构给予探讨。本文即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是针对当时节俭消费方式的倡导与实践所作的较为系统的研探。
一、唐代由俭入奢消费观念的转变
消费观念的变化、消费方式的变革是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商业的发展而嬗变的。伴随着唐代盛世经济的到来,社会总供给从某种程度上开始大于社会总需求,致使各阶层消费欲望被大大刺激起来,城乡居民尤其是上层社会群体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由俭趋奢的过程,在开元、天宝之前以“尚俭”为主流,在此之后逐渐向“崇奢”转变。史载:“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奕,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各有所蔽也。”纵观此后的唐代社会生活,世风皆以侈靡相高、放荡为主,从衣食住行的物质性消费到歌舞娱乐的精神性消费,尚奢炫耀成为上层社会的消费倾向。
上层社会的奢侈消费集中表现在物质性消费方面。史载:“诸公主相效进食,上命中官袁思艺为检校进食使,水陆珍馐数千,一盘之贵,盖中人十家之产”;开元年间任礼部尚书的韦陟“衣服车马,尤尚奢侈……每食毕,视厨中所委弃,不啻万钱之直”;曾任兵部尚书并两度为相的李德裕,“每食一杯羹,其费约三万”。衣食消费奢侈浪费已成极致,在房产置建方面,求大求奇求奢丽成为上层社会的追求。《朝野佥载》载,安乐公主的住宅“饰以金银,莹以珠玉。……穷天下之壮丽,言之难尽”。豪宅建筑不仅体现在其外观的高大、宽敞上,在用材装饰方面更是竞相奢华。如安禄山“为置第宇,穷极壮丽,以金银为筹筐笊篱等”。元载造芸辉堂时将阗国出产的香料“春之为屑,以涂其壁”,“更以沉香为梁栋,金银为户牖”;宗楚客造一新宅,“皆是文柏为梁,沉香和红粉以泥壁,开门则香气蓬勃”,以至于宗被查处后,连太平公主这样的皇家贵族都禁不住对宗楚客的豪奢感慨万分、自叹弗如:“观其行坐处,我等虚生浪死!”官僚贵族如此奢华,富商大贾亦不示弱,长安巨豪王元宝“以金银叠为屋壁,上以红泥泥之。于宅中置一礼贤室,以沉檀为轩槛,以?I?Q?L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又以铜线穿钱?L于后园花径中,贵其泥雨不滑也”。用钱币铺路用来防滑,可见其奢侈浪费的程度。
唐代中上层尤其是官僚贵族、富商大贾的奢侈性消费并非是一种正常的消费行为,其中带有相当大的自我膨胀、炫耀的成分,他们通过奢侈性消费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以此来满足自我、张扬自我。唐代上层社会消耗的奢侈品已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范围,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且已远远超过了其使用价值。从消费分层的观点看,博取炫耀性满足是推动奢侈性消费的原动力,为了持续得到别人的尊敬,个人必须显示其财富,因为只有在显示财富时,个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关注与尊敬。如著名贪官元载之妻王氏,有一次其太原内外亲属来谒贺,她为炫耀其奢侈的消费水平,在晾晒衣物时竟以一千二百丈青丝作衣绳,底下连排二十具金银炉焚异香以熏蒸。“杜亚为淮南,竞渡、采莲、龙舟、锦缆、绣帆之戏,费金数千万。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