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朝在巴蜀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设立.docVIP

唐王朝在巴蜀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设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王朝在巴蜀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设立

唐王朝在巴蜀民族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设立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1703005   [摘要]唐王朝建立后,加强了对巴蜀民族地区的治理,建立了行政机构进行管理。这些行政机构与唐王朝在其他民族地区建立的一样,为州(郡)县和羁縻州县。通过这些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唐王朝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治理,既进一步把这些地区纳入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范围之中,又有利于促进这些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开发和发展,也能够促进居住在这些地区的各民族社会的进步。   [?P键词]唐王朝; 巴蜀民族地区; 行政管理机构   中图分类号:C9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7)03-0032-05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社“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项目“四川民族史”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廷中 (1964-),   男,重庆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史、历史文献。 四川 成都610041   唐代时期是巴蜀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唐王朝在巴蜀民族地区建立了行政管理机构,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统治。这些少数民族成员既有魏晋以来四川原有的少数民族如氐人、羌人、蛮僚、磨些等民族,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少数民族如吐蕃人,他们主要分布在川西、川西南和川东南地区。唐王朝在巴蜀民族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有两类:一类是正州、正县,由朝廷任命的州刺史和县令主管政务,还有一类是设在缘边地区的羁縻州、羁縻县,由归顺的部落首领担任州刺史和县令,子孙世袭。这些羁縻州、县分别由唐政府设在边州的都督府进行管理。唐高祖开国之后,设立总管府,武德七年(624),改总管府为都督府。唐太宗时期,设在巴蜀地区的都督府大多被裁撤,分布在该地域范围内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先后被纳入正州、正县的管辖之下,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然而在今川西北高原、川西南山地和四川盆地的长江以南地区,则以归附的部族设置羁縻州、县,分别由松州、茂州、雅州、黎州、?Q州、戎州、泸州和黔州都督府管辖。据记载,先后隶属于剑南道的羁縻州有348个,其中松州(今松潘)都督府领104州,茂州(今茂县)都督府领39州,雅州(今雅安)都督府领57州,黎州(今汉源县清溪)都督府领54州,?Q州都督府领16州,戎州都督府领64州,泸州都督府领14州。[1]唐王朝通过这些行政机构,加强了对巴蜀少数民族的统治。设置的统治机构有:松州都督府、茂州都督府、雅州都督府、?Q州都督府、黎州都督府、戎州都督府、泸州都督府、黔州都督府和夔州都督府等。在唐王朝的统治下,这些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为两宋及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川西民族地区的建置   在川西民族地区,唐朝政府设置了松州都督府、茂州都督府,由都督府管理州县以及羁縻州县。设置情况如下:   (一)松州都督府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以会州交川县、扶州嘉诚县置松州,“以地产甘松而得名”,其治所在今松潘县。太宗贞观二年(628),设立松州都督府,先后“督??、懿、嵯、阔、鳞、雅、丛、可、远、奉、岩、诺、蛾、彭、轨、盍、直、肆、位、玉、嶂、?v、台、桥、序二十五羁縻等州”。这些羁縻州,分别由招抚的党项和生羌部落所置。贞观十三年(639),将松州都督府管辖的序、台、?v、嶂、玉、盍、位、桥等羁縻州,划归新成立的叠州都督府管辖。其后,这些羁縻州的归属,又有所变化。高宗时期,由于吐蕃的东侵,原归附于唐朝的党项和诸羌部落,或叛或降,羁縻州也随之屡有废置。高宗仪凤二年(677),又加以整顿,松州都督府督文、扶、当、柘、静、翼六州,都督研、剑、河、琼等30个羁縻州。玄宗时期,因唐军加强对剑南西山地区的攻击,部分降附吐蕃的部落,又转而归附唐朝,因此使得松州都督府管辖的羁縻州大量增加。玄宗天宝十二年(753),松州都督府共领有104个羁縻州,其中25个州有额户口,但多羁縻逃散,其余79个州都是生羌部落,有的臣属朝廷,有的不臣属,无州县户口,只是羁縻他们。安史之乱爆发后,在吐蕃的攻击下,由党项部落设置的“懿、盖(盍)、嵯、诺、嶂、?v、台、桥、浮、宝、玉、位、儒、归、恤及西戎、西沧、乐容、归德等州皆内徙,余皆没于吐蕃”。松州也在“广德二年没吐蕃。其后,松、当、悉、静、柘、恭、保、真、霸、乾、维、翼为行州,以部落首领世为刺史、司马”。作为行州的松州,领有四县:嘉诚、交川、平康、盐泉。当州领有三县:通轨、利和、谷和。悉州领有左封、归诚二县。静州领有悉唐、静居、清道三县。柘州领有柘、乔珠二县。恭州领有和集、博恭、烈山三县。保州领有定廉、归顺、云山、安居四县。霸州领有安信、牙利、保宁和归化四县。真州领有真符、鸡川、昭德、昭远四县。乾州领有招武、宁远二县。[2](P.1086-1088)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