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中建立自由独立思考想象精神.docVIP

在写作中建立自由独立思考想象精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写作中建立自由独立思考想象精神

在写作中建立自由独立思考想象精神   摘要 通过论述传统写作中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的抑制,提出应建立自由、独立思考的想象精神,并对写作中想象的定义内涵、外延和属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在写作命题、切入点、体裁上发挥想象的教学策略,提出想象精神的培养也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写作;思考;想象;主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43(2011)03-0117-04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中,只是注重培养学生提炼主题、选材、谋篇、语言运用等技能技巧方面的能力,过多的技巧性灌输往往最后使学生在自我意识表达上的丧失。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创造就必须有自由、独立思考的精神。不愿想、不敢想,都是对真正的写作的亵渎。而丰富的想象力则是打开写作创造之门的一把钥匙,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她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一、传统写作教学中对学生独立思考和想象的抑制      人云亦云、千篇一律是现在中学写作的通病,其原因就是闭塞了自由的“想”的通路。老师开始时是告诉学生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接着严肃地告诫学生只能这样写,否则“别人”不喜欢,日久天长,学生渐渐就把自己放逐掉了。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已不会“想”了,也丧失了联想的能力与活力,而只会循规蹈矩、言听计从,那种随心所欲、言由己出的独立感也已远去,“我手写我心”更成了彻头彻尾的谎话。   传统写作教学对自由、独立思考和想象的抑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应试作文对独立思考和想象的束缚   就写作来说,应试作文讲究快,因为考试时写作时间是很有限的。要快,又要合乎要求,赢得改卷老师的青睐,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套用模式――不管立意、选材,还是结构、表达方式。老师在教作文时也教如何寻找这样的“捷径”,学生在写作文时也千方百计在这些方面下功夫,而忽略了作文本身要表达的自我意识,在可以展开丰富想象的地方畏首畏尾。并且对考试作文的研磨,成了绝大多数老师作文教学的主要钻研方向,反而忽略了作文教学的本质目标。学生的写作也倾向于速度的提高、外在的美观、字数的要求等,却忽略了文章本质的情感内涵。   其次,一般考试的作文题目是由老师出的,题目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和难有想象发挥的空间,如《我难忘的一天》、《感动》等题目似乎已定好了主旋律让学生很难再有表达自由、独立见解的空间,让作文很难再有新意。教师牢牢控制着出题权,对题目的阐释权,甚至选材权,而学生熟悉或想写的,教师则或漠然视之或粗暴禁止。      (二)意识形态对独立思考和想象的抑制   在1998年的高考卷中,有一道很灵活的试题,要求考生用时间为主语,造出两个比喻句。“时间如航船,载我们去胜利的地方。”“时间如金钱,给我们创造物质财富。”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都获得了赞叹与满分。可这样一个答案:“时间就像一列列车,载着我们,经过无数的人生小站,最后抵达死亡!”却被无情地判了零分,理由是“人生观灰暗”、“思想不好”。这是典型的意识形态对独立思考、自由想象的抑制。   这里的“意识形态”,是指多年来我们所肯定的一些思想、道德与情感表现,过强的意识形态化写作指导也是想象之路越走越窄的另一主因。比如,我们的写作要求“情感健康”,但是很多人却只把写乐观、积极、光明、爱、互助、奉献等主题理解成健康的文章,当然,它们都是人类美好的东西,应该大力弘扬,但是,我们却以它们涵盖替代了其它所有的思想情感。现在老师总让学生写《童年趣事》,却提防学生写《青春伤怀》;总习惯让学生写《人间温情》,却反对学生写《人性之恶》;习惯于让学生“审美”,而不喜欢让他们“审丑”。虽然,写作,尤其中小学生的写作应该遵守社会的主流价值规范,避免偏激和武断,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但世界毕竟是复杂的,也应该让他们看到一些世界的复杂面,这样才能引导他们树立建设更美好世界的决心。      (三)成人的思想对独立思考和想象的曲解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对想象的曲解也是造成如今学生想象力贫乏的原因。我们一说起想象,就下意识地和幻想划上了等号,似乎谁的幻想越离谱、越古怪,谁的想象力就越丰富,这是十分错误的。想象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是违背客观规律的,真正的想象应该合理,符合生活的逻辑,符合事物的因果;真正的想象更应该深刻,透过表面看内质,透过现在看将来。在一些老师的眼中,未必孩子的想象就是写作的必须,在经过文章学这种“八大块”的写作理论的深远影响下,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才是好作文的标准,对于一些奇思妙想的创意反认为是不按规矩拿不了高分的;对于太过个性的文章又觉得难以接受和评判,不如求稳还是按规矩来。当然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