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酱缸文化中反思知识分子
在酱缸文化中反思知识分子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 提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地流下去,但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愈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坑,发酸发臭。”他这样说中国文化确是“恨铁不成钢”,而中国的知识分子也从来不缺乏这种自我批评的精神。这其中有两个自愿站在社会边缘,冷眼看着“酱缸文化”这只螃蟹,俱用他们的笔以小说的方式,抒发着他们“看汝横行到几时”的感触的伟大作家。他们就是王小波与钱钟书。
萨义德曾说:“真正的知识分子形成了一个知识阶层,他们支持维护的正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真理与正义的永恒标准。”[1]钱钟书和王小波正是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俱是低调做人,他们也并没有超度众生的优越感,有的只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敏锐的对人生感知和体验的能力。因此他们对酱缸文化的批评和反思比柏杨更彻底,更深入、更透彻。王小波自己说过:“假如说,知识分子的责任就是批判现实的话,小说憎恶现实的生活的某一方面就不成立为罪名”。[2]正因意识到责任,钱钟书和王小波不惜用笔将畸形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描摹的淋漓尽致,让熏染日久的人们,无法突围的人们,汕然而笑。他们对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不堪的反思,形诸于笔端,无非是想让这些批评警醒懵懵懂懂浸泡在酱缸文化中的众人。正像萨义德说的那样:“知识分子既不是调解者,也不是建立共识者,而是这样一个人,他或她全身投注于批评意识。”[3]他们自觉的承担了学识、修养带给他们的责任。事实上由于学养深厚,由于站得高,看得远,他们不吐不快。
我们知道钱钟书和王小波俱在欧州数年,“只缘身不在庐山之中”,是以对酱缸文化看的尤其透彻。批判扎根深厚的酱缸文化,他们处理的十分巧妙,就是在作品里他们将批判处之以幽默。他们以幽默的笔法批判中国个人意识的淡漠、偷窥欲望、相互顷轧、月亮是外国的好,这一类酱缸文化污染下的众生相。这种幽默虽叫人心领神会,常生笑意,但是绝非对待悲喜剧中的人物,带着同情的“含泪的笑”,而是让身处酱缸文化之中的人们,深切体会各种弊端后却又无可奈何的会心之笑。这正是王小波所说的“黑色幽默”。正像王小波表示的那样:他小说的主题“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反思。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逻辑是: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黑色幽默”。[4]
具体到作品,让我们来看看钱钟书的《围城》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在《围城》里,钱钟书从伪知识分子的虚伪做作,大家庭里婆媳妯娌的相互倾轧,个人意识的被剥夺来揭露酱缸文化的弊端。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则从性爱这一生命现象受到压抑、偷窥与迫害批判了酱缸文化在特殊时期的大爆发。
钱钟书最擅于以旁逸斜出的比喻及讽刺来幽这沉积千年的酱缸文化一默。钱钟书笔下的伪知识分子,追名逐利,虚伪做作,丑态鄙陋,穷尽其相。且让我们看看其一斑。“日本人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子,占领了许多乌托邦的产业,破坏了许多单相思的姻缘。譬如陆子潇就常常流露出来,战前有两三个女人抢着嫁他,汪处厚在战前的排声也许不像他所讲的阔绰,可是同事们相信他的吹牛,因为他现在的起居服食的确比旁人舒服,而且大家都知道他是革职的贪官――‘政府难得这样不包庇,不过他早捞饱了’。在这一段话里,我们看到了两个事实,一是这些知识分子是如此在意这些身外之物,尽管他们常常标榜他们的清高和儒雅,即使国难当头,一是即便他们做到大官多半也是贪官。这是三闾大学的知识分子,然而又何偿不是全社会的缩影?
钱钟书又对国人自卑及缺乏自信大加鞭挞。“事实上惟有学中国文学的人非到外国留学不可。因为一切其他科目早已洋气扑鼻,只有国文是国货土产,还需要外国招牌”。这讽刺可谓是一针见血。钱钟书是以先觉者兼无奈者的心态,居高临下,夸张戏谑。他讽刺似的幽默表达了他对这个压制人的精神价值的社会的深刻思索。
“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重要。”[5]王小波自己宣称道。他的思维不仅限制在对文化的批判上,更表现在他的特殊写法上。《黄金时代》中有段著名的推论,让我们看到,在业已成型的酱缸文化里,直接揭示这种文化的腐烂是如何困难不已。第一个推论是关于“陈清杨就是破鞋”的推论。
“大家为什么要说你是破鞋照我看是这样:大家都认为,结了婚的女人不偷汉,就该面色黝黑,乳房下垂。而你脸不黑而且白,乳房不下垂而且高耸,所以你是破鞋。假如你不想当破鞋,就要把脸弄黑,把乳房弄下垂,以后别人就不说你是破鞋。当然这样很吃亏,假如你不想吃亏,就该去愉个汉来。别人没有义务先弄明白你是否偷汉再决定是否管你叫破鞋。这样你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个破鞋。你倒有义务叫别人无法叫你破鞋。”这段推论正反映了酱缸文化对性的讳莫如深,只要是让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