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外训课堂中武术术语翻译特点及原则
浅析外训课堂中武术术语翻译特点及原则
【摘要】在我国,武术术语研究一直乏善可陈,武术翻译研究类的文章或出版物不仅匮乏,其又多为琐碎技巧的探讨,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传统武术,加强中国文化与世界的交流,笔者从外训的武术课堂翻译实践出发,系统性理论性针对性地探讨武术术语翻译的特点与原则。
【关键词】外训课堂 武术术语翻译 特点 原则
一、武术翻译研究现状
在查阅为数不多的武术翻译研究类文章时(知网主题搜索“武术 翻译”,共得到32篇文章),笔者发现绝大多数文章只是局限于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讨论,并没有从武术术语与众不同的特点出发,提出独特的视角来补充现有的武术翻译研究框架。总而言之,国内武术术语翻译研究的现状还是颇令人担忧的,整体乏力且重视不够。大多数专注于技巧方法的研究虽有个别闪光点,但还是缺乏理论的支撑,无法形成系统性地研究。另外,在规范化上,武术术语英译混乱,就连专业词典上给出的释义也相差甚远。例如,“太极拳”在《汉英武术词典》,《英汉汉英武术常用词汇》,《汉英词典》,《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和《新英汉词典》的译名就无法统一,有”traditional Chinese taiji”, “Taiji-quan”, “Taiji Boxing”, “t’ai chi ch’uan”, “shadow boxing”和“hexagram boxing”。理有恒存,却译无定法(李特夫,2006)。
二、武术术语的特点和翻译的方法
虽然已经有不少学者开始意识到,由于武术术语和其他术语特点不同,武术术语的翻译方法也应该实事求是,对症下药。诸如上面所提到的肖亚康的武术术语六特性和万军林概括的“精炼性、形象性和直观性”。但这样的分类还是系统性不足,前者过于累牍,如专业性和科学性之间就没有明显的界限,后者又过于简洁,不足以囊括武术术语的特点。因此,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在武术口译上的实践以及查阅文献所得,总结出以下四个特点:民族性、专业性、形象性以及简明性。
1.民族性。由于中国传统武术负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天文、地理、医学、哲学、易学、军事、政治、社会风俗等各个领域,不能够透彻理解这些相关文化不妥善处理这些特殊的文化负载词, 就不能原汁原味地传播中国文化,不能真正地把中国传统武术推广到全世界。徐海亮提出的民族化原则就强调,武术术语的翻译,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不能片面追求达意而牺牲掉语言文化。
例如,在英国出版的“T’AICHI for BEGINNERS”和在中国出版的《英汉汉英奥运词典》中,译者都把“手挥琵琶”翻译成“play guitar”。虽然琵琶和吉他同为弦乐器,但其抱握的姿势和弹奏手法大有不同,另外直接用吉他来替代琵琶,也抹失去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价值,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武术术语的民族性不仅体现在术语背后的文化层面,也体现在其特有的语言风格上。另外,实践中也发现,保留中国语言特色,译语输出中尽量向原语靠拢,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外国友人对中国武术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太极拳的时候,因为人数比较多,我们把外国学员分为两个小组。当任课老师在讲解“白鹤亮翅”时,一个译员口译的版本为“raise hands and step up”,而另一个则译为“white crane spreads its wings”。虽然前者认为在口译中,为了让外国学员快速地领悟动作要领,传达最基本的动作信息,这样的译本是可取而且也是推崇的。但是实际教学中,从教学效果而言,后者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更能激发他们学好每个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武术翻译研究中,也有人认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对某些民族文化特色不能对等翻译,例如,在翻译“手挥琵琶”时,万军林就赞同直接用“guita”来替代“pipa”,其原因莫不是因为“pipa琵琶”不为西方人所知,若直译无法达意,不被西方人接受。而这样的观点也不在少数。在《汉英武术词汇》中,甚至是网上甚为流行的武术词典里,“拳”所对应的译名为“boxing”。须知“boxing”源自于古罗马希腊格斗文化,在《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acdia Britannica)中定义为“Sport, both amateur and professional, involving attack and defense with the fists.Boxers usually wear padded gloves and generally observe the code set forth in the marquess of Queenberry rules…”而“拳”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可不仅仅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