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禮記》介詞分析漢語言文字學专业论文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1
1
引 言
一 《禮記》概說
本文所研究的專書是《禮記》。以中華書局 1980 年出版的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為底本。用 這個版本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此版本附有《校勘記》。它羅列各家的異同,較為全面系統,便於筆 者有選擇性的對比研究,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獻。
《禮記》亦稱《小戴記》或《小戴禮記》,相傳是西漢戴圣編纂,共四十九篇。《禮記》內 容龐雜,以禮樂為核心,涉及到政治、倫理、哲學、美學、教育、宗教、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思 想學說,反映了儒家學派的思想觀念。《禮記》在唐代時取得“經”的地位,宋代以後,居“三 禮”之首。
雖然學術界對《禮記》的編纂年代有所異議,但縱觀各家觀點及文獻記載,學術界已普遍 認為它的篇章內容大多寫于春秋戰國時代,即使可能有個別篇章是秦漢儒生所攥,但它的基本 內容仍是先秦古制。《禮記》四十九篇在流傳過程中,經儒家弟子整理傳抄難免會出現一些增加 或刪改字句的問題,但是應該不是很影響語言的正規性。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把《禮記》作為 研究上古漢語語言發展的重要語料之一。
二 《禮記》介詞研究綜述
(一) 漢語介詞的命名與研究歷史
介詞是一種用來表示詞與詞、詞與句之間關係的虛詞,也是歷來爭議性頗多的一類詞。在
《馬氏文通》問世之前,還沒有“介詞”的概念。1898 年《馬氏文通》問世,創“介字”一類, 最早將介詞作為一個詞類提出:“凡虛字以聯實字相關之義者,曰介字。介字云者,尤為實字 之介紹耳。”①1907 年章士釗《中等國文典》將“介字”改為“介詞”。1922 年陳承澤《國文 法草創》開始重視介詞在語法結構中的作用。至 1924 年,黎錦熙《新著國語文法》使得介詞研 究開始進入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時代,這是第一部現代漢語語法著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20 世紀 30 年代到 50 年代,學術界一直圍繞介詞的建立與取消展開爭論。主張取消介詞的 有劉複、呂叔湘、王力、趙元任、高明凱等學者。劉複在《中國文法通論》中主張用“形式詞”; 呂叔湘在《中國文法要略》中主張用“關係詞”;王力在《中國語法理論》中主張把介詞、連 詞合稱為“聯結詞”;趙元任在在《北京口語語法》中稱介詞為“前置外動詞”;高明凱在《漢 語語法論》中稱介詞為“准動詞”或“半動詞”。
20 世紀 50 年代到 80 年代可以說是現代漢語介詞體系建立時期。這一時期有兩本權威性著 作需要提及。一是由呂叔湘、朱德熙主編的《語法修辭講話》;另一本是由丁聲樹主編的在《現 代漢語語法講話》,他們都主張稱介詞為“副動詞”。同時也出現了一批主張漢語介詞不能取消 的力量。諸如:曾伯韓《語法初步》(1952)、黎錦熙《中國語法教材》(1953)、張志公《漢語
馬建忠.《馬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9.頁 246
PAGE
PAGE 10
語法常識》(1953),他們竭力主張立介詞為一類。直至 1956 年,由張志公主編而成的《暫擬漢 語教學語法系統》的出版,正式將介詞列為一類。
20 世紀 80 年代以後,漢語介詞研究領域拓寬,研究深入,在介詞範圍、語法功能、語法 意義與合法化等問題上取得成就。
(二) 古漢語介詞研究現狀
對於古漢語介詞的研究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介詞專題性研究。何樂士《古漢語語法研 究論文集古漢語的介詞系統》、蔡振楚《試談古漢語介詞結構的語法功能》、朱承平《先秦介 賓短語位序及介詞分類》、賈代平《談“介詞”》對古漢語介詞的界說、介詞的特徵、介詞的分 類、介詞的功能以及介詞的語法作用等都進行詳細的研究。專題性研究中還有一類是對介詞歷 時性研究。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馬貝加對一系列介詞的產生和發展所作出的研究。如《介詞“照” 的產生》、《介詞“沿”的產生》、《介詞“同”的產生》、《介詞“向”的產生和發展》等。還有 郭錫良《介詞“于”的起源與發展》、《介詞“以”的起源與發展》。他們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描述 了介詞的發展狀況。二是介詞專書研究。朱廷獻《尚書虛字集釋》、殷國光《呂氏春秋詞類 研究》、李傑群《商君書中的常用介詞考察》和《商君書介詞考察》、何樂士《左傳虛詞 研究》等等。這些以詞類為框架的專書研究更具有系統性、科學性。近幾年,專書研究也出現 一批論文,如《詩經介詞研究》、《春秋左傳介詞研究》、《韓非子介詞研究》等。
針對《禮記》中的介詞做研究的學者少之又少,筆者認為其原因是其它研究上古漢語介詞 的論文或者專著的成果大部份能夠解釋《禮記》中的介詞及其用法,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 的,必然有特例的存在,哪怕是發現一點點不同,也可以補充、深化前人的研究,這正是專屬 研究的價值所在。目前,就我所查到的對《禮記》介詞作出研究的只有陝西師範大學陳謝 2006 年的碩士論文《古漢語常用介詞在禮記中的語法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巴塞尔协议Ⅲ》视角下我国金融业宏观审 慎监管法律制度研究-法律(非法学)专业论文.docx
- 《巴塞尔协议Ⅲ》下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国际法学专业论文.docx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人员风险管理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巴塞尔资本协议Ⅲ》下的银行风险监管对策研究公共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人员风险管理分析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巴黎手稿》中的审美生存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docx
- 《山海经》与《怪奇鸟兽图卷》中的异兽形象对比研究-设计学专业论文.docx
- 《巴黎手稿》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docx
- 《布鲁克林有棵树》汉译实践报告英语笔译专业论文.docx
- 《师资培育法》颁布以来台湾师范教育之转型及启示——以国立彰化师范大学为例高等教育学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