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园林植物真菌性叶斑病研究综述.docVIP

常见园林植物真菌性叶斑病研究综述.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园林植物真菌性叶斑病研究综述

常见园林植物真菌性叶斑病研究综述   摘 要:该文综述了常见的国内外不同寄主园林植物真菌性叶斑病的研究现状,举例说明常见不同寄主叶斑病的病原物病叶特征、孢子形态,分析了该病的发病原因,提出了防治叶斑病的对策,为综合防治叶斑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叶斑病;防治;综述   中图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89-05   园林植物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它们不仅能起到绿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而且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国园林植物种类多,园林植物病害的种类也十分复杂,其中以真菌性病害为主[1]。根据发病特点和危害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叶斑病、黑斑病、黑粉病、条锈病、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白绢病、根腐病等。病害以发生在叶部居多,少数发生茎部和根部,叶部的叶斑病和白粉病发生普遍[2]。对广州地区常见观赏植物的18种真菌病害进行病原菌鉴定,其中叶斑病发生率最高为39%[3];对南宁市园林植物的病害调查中,黑斑病、炭疽病、叶斑病为主要的真菌性病害[4];在对昆明市主要花卉真菌病害调查发现叶斑病处于第3位[5],病害的发生使绿化植物生长不良,失去其观赏和绿化效果,造成生态破坏和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6]。   引起叶斑病的真菌多为半知菌和子囊菌亚门,如链格孢属(Alternaria)、尾孢霉属(Cercospora)、叶点霉属(Phyllostict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镰刀菌属(Fusarium)、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柱枝双胞霉属(Cylindrocladium)、漆斑菌属(Myrothecium)等。其中,链格孢属真菌是经济植物上重要的真菌属之一,大多数种类兼性寄生于植物上,引起多种经济植物病害,造成田间和产后损失[7]。而且这些种属的病原寄主并非单一的园林植物。为此,本文综述了园林植物叶斑病的不同病原物的类别和特征以及叶斑病防治策略的研究。   1 园林植物叶斑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报道 在国外一些园林植物病害的研究中,导致非洲万寿菊(Tagetes erecta)叶斑病的病原物绝大部分来自链格孢属;Tomioka首次报道了在日本由Alternaria tagetica引起的万寿菊叶斑病[8];Singh报道了由A.tagetica引起的万寿菊叶斑病传播速度快,叶子和花几天就会枯萎[9]。Akoijam研究了病原Alternaria zinniae对3个非洲万寿菊和14个法国万寿菊(T.patula)品种抗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非洲万寿菊是易感品种,感病率在70%以上,而10个法国万寿菊是高抗品种,感病率在10%以下[10]。农作物是病原的源头之一。在日本,Nishi报道的由番茄葡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引起的菊花叶斑病[11],Mirkova and P.Konstantinova对保加利亚温室的非洲菊叶斑病进行了调查和病原鉴定,并认为引起非洲菊叶斑病的病原为小孢子链格孢种群,试验证明该病原菌同时是西红柿、辣椒、马铃薯块茎和胡萝卜等9种农作物的病原菌[12]。在大田环境下,引起的夹竹桃科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叶斑病(Alternaria sp.)的发生,指出高湿、低肥、感病品种、种植时间是病害易发生的条件[13]。Hirooka报道由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canadense引起草莓和珊瑚钟(Heuchera sanguinea)叶斑病,均为当地新记录寄主病害[14]。Trkulja et al.通对内部转录间隔区(ITS)、钙调蛋白基因(CAL)和组蛋白基因(H3)进行序列扩增,Blast的结果与Cercospora violae同源性100%,其寄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香堇菜(Viola odorata)),这首次在塞尔维亚报道[15]。Mmbaga报道了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叶斑病的病原是Myrothecium roridum,接种该菌4~5d,能造成叶部不同程度的褐变[16]。Kwon在韩国植物检疫中发现花烛属(Anthurium)叶斑病的致病菌M.roridum,接种能产生该菌的分生孢子器[17]。叶斑病病原传播迅速,同一病原在不同地区出现了传播,这些叶斑病病原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此前,没有发生过该种病害的花卉,也成为该地的寄主新种。   1.2 国内报道 吴新颖对吉林省东部地区发生的万寿菊叶斑病病原进行了鉴定,为石竹链格孢Alternaria gypsophila,在国际上也是首次报道万寿菊是该病原菌的自然寄主[1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