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认知疲倦状态初中生解决结构不良几何问题的眼动特点及表征策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docxVIP

不同认知疲倦状态初中生解决结构不良几何问题的眼动特点及表征策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认知疲倦状态初中生解决结构不良几何问题的眼动特点及表征策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论文

摘 要 在我国传统的学校教学中,给学生呈现的大多是结构良好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 生活情景当中,我们面临的大多是结构不良的问题。本研究将从心理学实验角度出 发,采用 ASL-504 眼动仪,并结合事后访谈法,探讨不同认知疲倦状态初中生解决不 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结构不良几何问题的眼动特点以及所使用的表征策略是否存在差 异。 本研究采用《学生学习过程中认知疲倦问卷》,从开封市某中学初二年级随机选 取的 100 名学生中筛选出 30 名被试,有效被试为 24 名(12 名无认知疲倦学生,12 名 高认知疲倦学生),研究一主要探讨不同认知疲倦状态初中生解决不同类型几何问题 时的眼动特点及表征策略的差异,研究二主要探讨不同认知疲倦状态初中生解决不同 程度结构不良几何问题时的眼动特点及表征策略的差异。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不同认知疲倦状态初中生解决几何问题的眼动特点存在显著差异,无认知 疲倦组在题目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文字兴趣区回视次数、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图 形兴趣区回视次数、注视次数,瞳孔直径上都显著少于高认知疲倦组; 第二,初中生在解决不同类型几何问题时,在欠缺型结构不良问题上的注视 时 间、注视次数,文字兴趣区回视次数、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图形兴趣区回视次数及 瞳孔直径都显著大于结构良好和冗余型结构不良问题,在冗余型结构不良问题上各项 眼动指标最少; 第三,不同认知疲倦状态初中生解决不同程度结构不良几何问题的眼动特点存在 显著差异,无认知疲倦组在题目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文字兴趣区和图形兴趣区回视 次数、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瞳孔直径上都显著少于高认知疲倦组; 第四,初中生在解决不同程度结构不良几何问题时,在题目注视时间、注视次 数,文字兴趣区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瞳孔直径上均有显著差异; 第五,不同认知疲倦组的学生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无认知疲倦组倾向于采用问题 模型策略,高认知疲倦组倾向于采用直接转换策略。 关键词:冗余型结构不良问题,欠缺型结构不良问题,认知疲倦,眼动,表征策略 I III III IV IV ABSTRACT In the traditional school education, What the students always face is the well-structured problems. But in real life situations, most of us often face the ill-structured problems. .In this study, we star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with the Model 504 Eye Movement Syetem made by the American Applied Science Laboratory and interview motheds to explore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presentation strategies of junior school students solving the different types and levels of ill-structured geometrical problems in different cognitive fatigue state. In this study, we used cognitive fatigue questionnaire in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and screened 30 subjects from 100 randomly selected students from grade two in a middle school in Kaifeng. The effective subjects were 24 (12 no cognitive fatigue students and 12 high cognitive fatigue students). The first study focused on the differences of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presentation strategies among different cognitive fatigue state junior school students in solving different types of geomet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