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全麻理 效分析中的相关问题探讨-discussion on related problems in analysis of general anesthesia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ocxVIP

中医药全麻理 效分析中的相关问题探讨-discussion on related problems in analysis of general anesthesia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全麻理 效分析中的相关问题探讨-discussion on related problems in analysis of general anesthesia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 1 引 言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手术麻醉是其中的精华之一。在人们的生产生活 实践过程中,由于创伤和手术引起的疼痛,使得劳动人民寻找治疗疼痛的方法。《山 海经》记载:“其草有萆荔”,“食之已心痛”,“有鸟焉…名曰嚣”,“食之已腹痛”。这 说明人们已认识到了一些具有镇痛作用的动植物。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认识 越来越丰富。“神农尝百草”和“伏羲制九针”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古人 对针刺和药物能够治病,镇痛或麻醉的认识。 公元 2 世纪,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并用于全身麻醉进行剖腹手术。这 比欧美等国使用全身麻醉术,提前了 1600 多年。这是中国麻醉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 碑。华佗对麻醉的贡献已得到国际医药学界的承认,并不断有人对麻沸散的成分进行 研究。1804 年,日本华岗青洲应用曼陀罗、草乌头等制成了通仙散,别名麻沸散,全 麻下施行乳癌手术成功。 目前常用的静脉全麻药虽都各有优点,但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各方面较理想的静脉 全麻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中药复方合理配伍,副作用较低,作用全面。“药有个 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现代麻醉学认为:口服是最常用、最安全、最方便、最 经济的给药方法。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国麻醉渐渐变成了西医为主导,几十年来曾有 过中西医结合麻醉、针刺麻醉的辉煌。但纯中医、中药的麻醉却很少见到。 历代部分书籍中记载了麻醉的“方、药、功”,但对麻醉的机理及相关问题较少 论及。目前对中医药麻醉各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在我国,临床麻醉的基本方法正在 从一个以神经阻滞的模式向以全身麻醉为主的模式转变。提供安全、有效、低毒的全 身麻醉药,成为中医药人的责任、机遇和挑战。 本论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整理、理论探讨、实验研究的方法,初步探 索了与中医药全麻相关的问题。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中医药全麻的效果。研究虽然是 初步的,但它的意义却不是暂时的。通过学习,笔者发现了中医药麻醉中的一些弥足 珍贵,足以引起高度重视的东西。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与中医药麻醉相关的古今文献,并结合中医药麻醉研究现状, 以及与麻醉的现代研究进行对照比较,阐述了中医药麻醉的形成、特征以及潜在优势。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重新审视中医药麻醉。中医药麻醉的系统研究及作用发挥, PAGE PAGE 2 将为人类的健康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本文提出一张今人需重新审视并加重视的古医家麻醉处方,以及探讨如何研究中 医药麻醉,研究中医药麻醉的哪些方面的问题,才能最终安全、有效的为人民服务。 第一部分 麻醉发展“源”与“流”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手术麻醉是其中的精华之一。我们无法想象假如 没有麻醉,在手术中,病人将会如何忍受手术带来的巨大痛苦。在发明麻醉药以前外 科手术往往失败,因为还没有等到手术结束,病人就因为无法忍受剧痛而死去。所以 今天,在绝大多数的现代外科手术中,麻醉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 1 麻醉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麻 《说文》:“麻,与林同。人所治,在屋下。从广,从林。”徐锴系传:“麻, 枲也。林,人所治也,在屋下。”按:金文从“厂”,古“厂”、“广”通用。古代专指 大麻,俗称“火麻”。亦指麻木,感觉不灵或全部丧失。麻味[1]。 醉 《说文》:“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曰溃也。从酉,从卒。”段 玉裁注:“此以会意包形声。卒亦声也。”饮酒适量。《说文·酉部》:“醉,卒也。卒 其度量,不至于乱也。”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说文·酉部》:“醉,溃也。”沉酣入 迷。《正字通·酉部》:“醉,沉酣义理曰醉。”昏愦;糊涂。《正字通·酉部》“醉,凡 昏昧不反曰醉。”[1] 麻醉(anedthesia,希腊文 narkosis),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 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 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麻醉一词最初由希腊哲学家 Dioscorides 在公元一世纪用来描述曼陀罗的麻醉作 用(narcotic effect)。1771 年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麻醉为感觉丧失(privation of senses)。1846 年由 Morton 介绍乙醚麻醉后,Oliver Wendell Holmes 使用麻醉一词来 描述使外科手术成为可能的新现象,后者是指病人对手术无感觉的(insensible)状态。 1957 年,Woodbridge 将麻醉分为四种成分:①感觉阻滞;②运动阻滞;③心血 管、呼吸和消化系统反射的阻滞;④精神(mental)阻滞(睡眠或意识消失)。 1986 年,Pinsker 认为麻醉是以广义的描述性名词,犹如疾病或休克,不是单一 机制,而是由许多成分组成,于是他将麻醉分为三个成分:瘫痪、无意识和应急反应 降低。 1987 年,Prys-R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