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课视频制作实践与思考
微课视频制作实践与思考
摘 要 随着微课比赛的广泛开展,教师对微课作品的制作越发重视。很多教师对于微课教学设计很有研究,但是对于视频录制却不是很了解。重点介绍在微课参赛视频制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广大教师制作出更为精良的微课视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微课;视频;PPT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2-0061-03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Micro Class Video//YAN Huishen, XIONG Yan, JIANG Yong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 teaching competition extensivel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ve been paid to the production of micro class works. The level of micro class works depends on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the micro class video recording. Many teachers are experienced at teaching design, but not at video recording.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in the micro class video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parameter setting and selecting of the software which is used to edit video.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eachers to make micro class video sophisticated.
Key words micro class; video; PPT
1 引言
2013年,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全国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学习与发展联席会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从此,微课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广泛认识。但是毕竟教师不是导演,很多教师对于如何制作微课视频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笔者在微课视频制作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也得到了不少收获。本文重在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大家提供参考。
2 教学设计方面
具有恰当的选材 力求做到让不是本专业的评委看了视频的开头还想看结尾的效果,也就是说选材要能够激起非专业人士的好奇心。那么如何做到?就是在所教授的知识点中选取和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尽可能具有更多相关性的东西作为教学内容。
设计做到有理有据 教与学都应当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客观规律,因此,微课的教学设计最好能够建立在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通俗地说就是要多利用好“巨人的肩膀”。举例来说,笔者的微课教学设计就采用了R.M.Gagne的内在认知教学模式[1]的多个过程和台湾张新仁教授提出的与之相匹配的多个外在教学活动[2]作为教学的主线,同时在具体项目的安排上,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姜大源教授提出的“解构重构学科体系,转变为行动体系”的理念[3]来设计教学内容。这样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具科学性。
内容做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微课教学的时间往往要求控制在15~20分钟,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切忌贪大求全。设计前仔细阅读微课参赛视频的评分标准,尽量做到每个要求都有所体现,但又不占用太多时间。比如,笔者设计的《电除颤》微课视频开头、中间、最后分别用电子白板穿插播放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2》中战地冲击波致伤、除颤抢救、复苏观察等片段来作为教学内容的依附材料,该部分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三段视频加起来的时间控制在50秒左右。这就既符合评分标准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4-5]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教学主线清晰的要求,还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具有闪亮的开头 这样说的意思并不是说可以虎头蛇尾,而是强调视频开头对于评委的第一印象形成的重要性。很多评委由于时间关系,可能只看视频开头的三五分钟便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这个部分一定要出彩。开头的部分最好能够有新意,避免和大多数人想到的相同。至于具体如何有新意,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评委一天要评阅好多视频,这些视频大多数是一个教师站在讲台前授课,中间穿插几个幻灯片做讲解。如果微课视频能够成为让评委看了十几个还能记住的那个,就成功了。其实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现在到电影院去观影的场景,往往电影的一开头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