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诊心律失常实施电复律与电除颤护理体会
急诊心律失常实施电复律与电除颤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电复律与电除颤的护理配合及病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我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118例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电复律与电除颤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有无并发症,并采取积极的治疗与护理。结果 118例心律失常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其中1例出现低血压,1例皮肤灼伤,1例出现肺水肿,2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无并发症,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结论 对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紧急实施电复律与电除颤术,并做好术后的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恢复的关键。
关键词:心律失常;电复律;电除颤;并发症:护理
心律失常是急诊科经常遇到的疾病,症状多种多样,轻者可不引起临床症或仅轻度心悸不适,重者起病急,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猝死。因此,在急诊遇到心律失常时,应对心律失常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对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要尽早识别,紧急处理,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基础心脏病较重者,由于心脏储备功能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功能迅速恶化或发展为心室颤动。电复律和电除颤是迅速恢复患者心律,抢救患者的治疗措施,电复律和电除颤的机制是将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心脏,使心脏全部心肌或绝大多数心肌纤维在瞬间立刻全部去极化,心脏短暂停搏后,窦房结或其它自律性高的起搏点重新主导心脏节律。术后也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对118例急诊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电复律与电除颤术,及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13年1月~2014年6月共收治心律失常患者389例,其中118例患者进行了电复律和电除颤治疗。年龄22个月~80岁。其中男性250例,女性139例,本组118例患者病情危险分级如表1。
2 体外电复律与电除颤的护理配合
2.1患者准备 心室颤动的患者需紧急心肺复苏,立即开始电除颤。电除颤开始时间越早越好,于心脏停搏2min内进行效果最好,复苏存活率为90%[1]。对于其他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如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甚至室性心动过速如病情允许或能择期实施者,应向家属及患者解释电复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电复律的利弊,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和疑虑,取得其合作并签字同意。转复前进行必要的体检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非紧急复律前应禁食禁水4~6h,以免电复律过程中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导致误吸。转复前描记12导联心电图,建立静脉通道,胸部多毛者应备皮,如有活动义齿者应予摘除。对低氧血症患者在电复律和电除颤前应常规吸入氧气5~15min。
2.2设备准备 检查各种复苏设施,如氧气,麻醉机,吸引器,专用抢救药箱,血压和心电监护仪设备和除颤仪等,并检查电源有无故障,测试除颤仪是否同步,电极板连线和心电图导联接线有无断裂,以免除颤时漏电或心电监测干扰。
2.3麻醉 电复律前麻醉是使患者保持安静,减少患者不适感,使其不能回忆电复律时的情况。如果患者已处于麻醉状态或心室颤动时意识已经丧失,则不需麻醉。最常用是直接静脉注射,在推注过程中命患者答话或数数,直到言语含糊或进入模糊状态即可电击。常用的镇静剂药物为地西泮,剂量20~40mg,注射后3~5min作用达高峰,10~20min清醒,镇静作用可达1~2h。
2.4操作要点
2.4.1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连接除颤器和心电监护仪,选择一个R波高耸的导联进行示波观察。
2.4.2当患者进入理想麻醉后,充分暴露其前胸,将两个涂有导电糊或裹有湿盐水纱布垫的电极板分别置于相应的位置。导电糊不宜过多或太少,以和皮肤达到紧密接触,无腔隙即可。两电极板之间的皮肤应擦干。两个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不要小于10cm,电极板放置一定要紧贴皮肤,并有一定压力,不应留有空隙,尤其电极板边缘不要翘起,这样可以避免皮肤烧伤,而且可以减低胸壁电阻。
2.4.3电极板的安放有三种位置:前尖位,将电极板置于右侧胸骨缘第二、第三肋间与心尖部;尖后后,将电极板放在心尖部和背后右肩胛角(适用于右胸部安装了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前后位,将电极板置于胸骨左缘第第二、第三肋间水平与左肩胛下角。右位心患者的电极板安放在左位心患者的镜像位前。
2.4.4准备放电时,操作人员及其他人员不应再接触患者、病床以及同患者相连的仪器,以免发生触电。
2.5电复律和电除颤的能量选择 电复律和电除颤的能量通常用焦耳或瓦秒来表示,即能量(焦耳)=功率(瓦)时间(秒)。电能高低的选择主要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和病情,同时也要考虑其它有关因素,如除颤仪的性能和特点,心脏大小,病程长短,当时心肌的状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