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谢言语行为得体性研究
感谢言语行为得体性研究
摘 要:致谢是和谐类的言语行为,本质上是礼貌的,得体的使用自然是关键。而感谢言语行为的研究多侧重于静态的条件分析和跨文化对比分析,本文则以顺应论为理论框架将感谢言语行为的得体性理解为一种顺应性,即感谢言语行为的得体运用是一个动态的、受顺应驱使的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受惠人在感谢言语行为语言形式和策略层面上作出一定的选择去顺应整个致谢过程中的交际语境以实现该言语行为的得体运用,从而促进交际的成功,最终以利于建立或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感谢言语行为;礼貌;得体性;顺应性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078-6
Abstract: Thanking as a convivial speech act is polite in essence. Appropriateness is, therefore, the key to its use. In the past, study of the speech act put priority on the static or contrastive analysis such as analysis of its conditions and its cross-cultural use. But this essay focuses on appropriateness in exploration of the speech act. Appropriateness of thanking is understood to be adaptabil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Adaptation Theory by Jef Verschueren. More precisely, appropriate use of the speech act is a dynamic and adaptation-driven process in which the speaker makes linguistic and strategic choices of thanking to adapt himself/herself to speaker and hearer’s mental world, social world and physical world. This allows the speaker a realistic or potential benefit from the hearer so as to promote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and eventually establish or maintain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Key words: the speech act of thanking; polite; appropriateness; adaptability
1. 引言
感谢是人们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的礼貌言语行为,是世界各族人民普遍遵守的礼仪规范,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得体的感谢能促进人际的和谐与温馨,有助于交际的成功,有利于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反,不得体的感谢则往往给交际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的破裂。因而,得体就成为感谢言语行为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得体是语用的最高原则。(李瑞华,1994:25-27)
2. 得体性研究的缺失
感谢言语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在过去三十年间进行,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证分析。理论探讨主要包括言语行为理论(如Searle, 2001a: 63-66)和礼貌理论(如Leech, 1983: 103-127;Brown Levinson, 1987: 87-91),实证分析主要包括跨文化对比分析(如Eisenstein Bodman,1986: 167-185、1993;Wolfson,1989: 102-104;Aijmer,1996: 33-78)。这些研究在加深我们对感谢言语行为认识的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弱点。言语行为理论探讨的是“言”则“行”的语言观,其框架明确规定,言外行为必须满足一定的恰当条件,如命题条件、预备条件、诚实条件和本质条件,才能作为恰当的行为得以成立。(Searle, 2001: 63)然而,这一恰当条件并非得体条件,因为前者是保证言语行为为真的充要条件,而后者涉及的是在言语交际中实施言语行为的效果程度,它与动态的语境参数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且后者的存在以前者为基础。言语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的测试用例模板(仅用于学习的参考模板).doc VIP
- 高中地理课件湘教版:3-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pptx
- DB31-30-2003 住宅装饰装修验收标准.pdf VIP
- 西安地铁电缆事件工程伦理案例分析.ppt VIP
-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第三版傅恩锡习题答案.docx VIP
- 含高清图经络穴位歌诀及白话解.doc VIP
- 2020年高考物理备考微专题精准突破专题1.11 动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解析版).pdf VIP
- MS600-35标准-涂层及涂层覆膜的测试方法中文版.pdf VIP
- 口腔健康调查问卷实践总结5篇.docx VIP
- 博物馆展览内容设计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