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效应在写作教学中应用
心理效应在写作教学中应用
内容摘要:在作文教学中,巧妙地以心理效应来指导中学生写作,甚至结合更多经典的心理定式,使技巧性的激励化为学生内心的写作热情;让写作教学不仅富含诗意朦胧的体味感悟式交流,也兼具审慎明晰的理性之美,对指导学生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心理效应 写作教学 应用
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的一个著名反馈效应的心理实验:他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去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每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评;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激励和受训;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
后来,心理学家布朗通过实验对反馈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别人的反馈。
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具体说来:有反馈比没有反馈,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成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
如果能巧妙地以这一心理效应指导中学生写作教学,甚至结合更多经典的心理定式,使技巧性的激励化为学生内心的写作热情;让写作教学不仅富含诗意朦胧的体味感悟式交流,也兼具审慎明晰的理性之美,也许,会不失为一项有益的尝试吧。
一
一次作文立意指导课上,我先宣布了两大立意军规:健康、新颖,然后公布作文题:
《 也是一种美》。要求学生先用三分钟思考――不准动笔,然后用三分钟时间记下自己想到的题目;下一步是四人小组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个题目写到黑板上。
凝思苦想的三分钟、埋头疾书的三分钟,热烈讨论的三分钟,踊跃板书的三分钟。
黑板上很快精彩纷呈:《成长也是一种美》《枯叶也是一种美》《眼泪也是一种美》《失败也是一种美》《叹息也是一种美》《告别也是一种美》……
短短的十几分钟,学生高度参与,积极思考并且成效喜人,究其原因,各项心理效应的应用在其中功不可没:
及时反馈+禁果效应+霍桑效应
学生刚刚停笔,小组交流的开始,也就是成果反馈的开始了:第七分钟就可以看到别人的命题,十分钟后就可以比较一番黑板上的作品哪个更卓有意趣、更别出心裁;十五分钟后老师开始点评……这样的反馈,不可谓不及时了。
越是被禁止,越是吸引人――这就是禁止效应。学生们听惯了:“打开书”、“拿起笔”,我们如果让他们合起书来,或在规定时间内不准提笔,规定时间过后,呵呵,所有学生都会一把抢过笔来奋笔疾书呢!在这次活动中,前的三分钟停笔,不妨理解为后三分钟记录的蓄势;正是有了前三分钟的沉思,才会有后三分钟的挥洒自如。
近一个世纪前在霍桑工厂里,那些聆听工人倾诉的心理学家们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的生产效率,于是对话理论兴起,交流、倾听、尊重……一度成了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在上文的教学片段中,后半部分实际上就是学生在进行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其中尤为有价值的,不仅是让学生的构思立刻有了读者,还让他们有了自我反馈,自我对话的空间――通过对本组和全班比较出色的命题的比较,能及时反省自己的命题存在哪些不足。
课堂是活泼明朗的,但此刻学生们的内心深处,被激发起的创造的热情和求知的快乐,才更让老师觉得温暖而自豪。
二
有时候,我会这样要求学生:如果让你选四种声音来代表四季,你会怎么选用呢?
在学生练笔后,我再出示史铁生的地坛绝唱:“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
至此,学生们已不再跟同学中的佳作对话了,小练笔开启了他们通向另一个瑰丽的世界的大门,他们开始跟大师对话,跟更精美崇高的精神对话。而其中,也应用了一定的的心理技巧呢:
及时反馈+门坎效应+齐加尼克效应
作为片段练习甚至篇章练习,如果等全批全改后才反馈结果,通常要等到第二天了。于是我在布置练笔内容之前,都会事先准备好一些美文佳作,在学生刚写完自己的文章(文段)时就展示给他们看。甚至有时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