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民俗走进课堂
    摘要:民俗进课堂作为一个新命题,势必引起人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对命题原由作了扼要分析,指出它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而民俗教学是保存民族特色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应成为学校学习的一种经常形式,并对其具体操作进行了简约的筹划。
  关键词:民俗;课堂;原由;操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26-03
  “民俗进课堂”,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因课堂是有层级的,如小学、中学、大学等;也是个敏感话题,当它成为我们的议题时,社会上定会产生反响:为何让民俗进课堂、进什么课堂以及如何进等。当然进大学不是新鲜事,早就有之。1997年陶立燔就总结性地说过:“民俗学人才的培养逐渐形成制度。特别是各地的高等院校,近几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民俗学专业人才,这在中国是前所未有的”[1]。若进中学,问题就来了。人们会联想到现在中学生,本身学习都紧张,还增加民俗知识,岂不是雪上加霜?既与国家“减负”政策不符,也与人们心愿相违,怎行得通?另外“民俗”这东西,内容博杂,纵然进了也不知从哪学起。面对种种质疑又将作何解释?我想上述诸问题,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原由
  为什么要提出民俗进课堂的论点?总有原因。的确,表面乍一看,这个话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但深入思考后,就不这样认为了,至少可得到以下两点支撑。
  (一)它是时代的要求
  知识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作为时代的三大特点,竞争为其主旋律,已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甚至工作的一般过程了。人们为了适应之,可以说使尽了浑身解数来发展经济、壮大实力。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在这个竞争中站稳脚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各国都在大范围、宽幅度地进行改革创新。国内也如此,各行各业的改革一浪高过一浪,已汇合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于是,大量的财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新东西被制造出来,大量的新事物脱颖而出,从而使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一种进步,应给予充分的认识和评价。
  但真正的时代进步是全面性、均衡发展的。我们情况如何?不但远未达到,还造成社会发展的某些畸形,思想意识形态及文化艺术方面有很多例子。“文艺市场上的某些产品,完全不顾作品的社会效益,借‘商品化’、‘通俗化’、‘娱乐化’、‘人性化’之名,行贩卖低俗之实,排斥责任,亵渎崇高”,“这不仅败坏了艺术市场的声誉,更为严重的是削弱了人们的艺术鉴赏力,腐蚀了人们的心灵,干扰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2]。“有些作品极力展示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如贪婪、放纵、凶杀、色情、肮脏等等。有些人甚至认为,写人性就是写性。在一些娱乐性作品中,拿‘性’开心取乐,已是司空见惯。还有另一种自称纯文学的描写‘人性’的作品,专一展示原始人性的疯狂、肮脏与丑陋”。“这种艺术作品中出现的向原始动物本能退化的问题,必然会导致人的精神的瓦解和堕落”[3]。这不但不是社会的进步,还是一种倒退。
  还有,曾盛行于西方世界的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醉生梦死的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潮,也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浪拥进了国门,到处泛滥成灾,还被一些人看做是新潮流新观念。而我们自己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团结互助、诚实友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却被认为是过了时的“老思想”,统统抛到脑后去了。这些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得“耻言理想、蔑视道德、躲避崇高、告别革命、排斥传统、不要纪律的言论时有出现”[4]。这显然与我们社会主义的思想行为背道而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来学习借鉴他国技术经验,为我们建设服务,正要提倡。可有些不分青红皂白、不问时间地点、不看具体情况,生搬硬套,消化不良,造成不利后果。如有人为了钱,竟把人家工业废品“洋垃圾”当宝贝,大船小船地运进国门,造成环境污染。一些地方借旧城改造之机,不顾一切地把富有民族传统、含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统统拆除;学人家节省土地,利用空间,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好不气派,结果又造成到处是“豆腐干”,甚显单一,失去了自己建筑的“精、气、神”。其实理论方面也不无如此,有文章指出:“由于我们长期习惯于引进和搬运,无形中萎缩了中国人自己的理论创造力,因此在理论创造能力上潜藏着较大的危机”[4]。又如漂洋过海从西方吹来的圣诞节、情人节,纷飞全国,青年人趋之若骛,自己民族的节日被冷落一旁,甚至连春节也没多少感觉。这些现象都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高占祥、钱逊等就认为,“全球化使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巨大冲击,好多传统文化的生死存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并警告:“失去先进的科技可以亡国,而失去我们民族的文化则可以导致亡种”[5]。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而最能体现民族风格的东西就是民俗。为不让自我丢失,保存优良传统,很多学者急切呼吁,并积极地行动,组织人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三单元第1课+画自己+课件+2025-2026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需求工程》课后题答案.docx VIP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2025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df
 - 重大社202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课件3-1-1 照明电路器材清点和选用.pptx VIP
 - ABB 产品手册 IRB 120 手册(中文).pdf
 - BIM技术大赛考试题库(600题).doc VIP
 - 2025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腹腔内压力经膀胱间接测量技术.pptx
 -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鼻炎.pptx VIP
 - 舒适状况量表(GCQ).pdf VIP
 - “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