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拼音壮文推广困境与反思
拼音壮文推广困境与反思
[摘要]拼音壮文的创制与推广工作历经50余载,至今却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这不仅与拼音壮文自身的缺陷有关,也有相关的历史与现实的因素。拼音壮文的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从重点到局部,再到全部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由于缺乏各种必要条件,当前并不是拼音壮文实现全面推广的最佳时期,而是在争取政府政策保障的基础上实现由重点到局部突破的关键期。
[关键词]壮族;拼音壮文;方块壮字;民族文字
[作者简介]李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人类学专业2010级博士研究生,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讲师,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H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04-0175-05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极富创造性的民族,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诸多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文化成就。壮族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仿造汉字的构字原则,创造出了一种至今仍流行于民间的方块文字――sawldip7,意即生僻字或生造字,学界称为古壮字或方块壮字。方块壮字历史悠久,是壮族人民创造并世代传承的珍贵文化遗产。但由于各地方块壮字字形不一,规范各异,笔划繁多,构造复杂,书写不便,只能长期囿于民间小范围存续,虽经久不绝却始终未能上升到全社会通用的层面。更没有为行政公文和正规教育所采用。因此,壮族在历史上虽有完整的民族语言,但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民族文字。
一、壮族拼音文字的创制与推广
20世纪50年代,党领导的中央政府为贯彻实施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和政策,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在大规模语言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自择自愿”的原则,先后为10个少数民族创制了14种拼音文字,拼音壮文亦随之得以创制并试行。
1951年起。中国科学院先后派工作组到广西、贵州、云南等省,调查壮、布依、傣等民族语言,并研究这些民族的文字创制和改进问题。1952年和1954年。政务院委托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的专家和学者一同赴广西,在中共广西省委和桂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统一领导下,与地方的壮族干部一起,组成壮语调查工作队,对47个壮族聚居县52个点进行了壮语方言使用情况的调查。经过两年的协作,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并经过充分讨论和科学鉴别,为创制拼音壮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4年5月,政务院批准了《关于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问题的报告》后,创造壮文工作即被列为帮助全国少数民族创立文字工作的重点。工作队经过对壮语方言材料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做全面的对比研究,决定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壮语武鸣音为标准音点,采用拉丁字母为字母形式。制定了拼音《壮文方案》草案,并在1956年12月11日的《广西日报》上公布。经过在壮族部分地区试行及修改后,1957年11月29日在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63次国务院全体会议上正式批准了《壮文方案》,并决定在壮族地区全面推行使用,国家每年拨给推行壮文专款500万元。
在拼音壮文推行使用工作的50余年中,其为广西扫盲工作的顺利开展、民族理论政策的宣传、初级教育质量的提高、儿童智力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拼音壮文的推行使用过程面临着种种阻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拼音壮文推行使用工作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并日益萎缩。
二、拼音壮文推广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拼音壮文自身因素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本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语言文字从一个侧面反映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生产习俗,是民族记忆的载体和民族文化的积淀。由于历史上没有自身统一规范的文字,壮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将自身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更多寄托于口头形式上。而刻画文、方块壮字及汉字则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文字在一个民族文化发展中某些方面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短期内创制的拼音壮文主要考虑易学易记。便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向汉语拼音方案靠拢等方面,而忽略了壮族的文化传统。拼音壮文创制和推广的方式则更注重于自上而下式的政府行为。因此,拼音壮文缺乏壮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没能扎根于壮族丰厚的文化土壤中,而且拉丁字母对于长期生活在汉文化氛围中的壮族人民而言极其陌生。且缺乏感情。
此外。拼音壮文作为表音文字也很难适应壮语方言的复杂性。壮语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区,大抵以郁江、右江、邕江为两大方言界线。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驮娘江、右江、邕江一线附近及其以北地区和云南省的邱北、师宗、富宁、广南(北部)等地。可分为桂北、柳江、红水河、邕北、右江、桂边和邱北七大土语区。使用人数占壮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南部方言区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关于XX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最新版).pdf
- 风电光伏安装施工培训课件课件.pptx VIP
- 富士FFA电梯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NW3P电气原理图纸.pdf
- DB50T 867.6-2019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黑色金属冶炼企业 .pdf VIP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设计探析.pptx VIP
- 英语课件怎么做.pptx VIP
- 景区标识标牌标识标牌安装方案.docx
- 《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详细解读.pdf
- 2024年度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要点和评分标准(2).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