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旅游经济矛盾及解决对策.docVIP

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旅游经济矛盾及解决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旅游经济矛盾及解决对策

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旅游经济矛盾及解决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第三产业生机蓬勃。其中,旅游业更是被誉为“永久的朝阳产业”。旅游业方兴未艾,文化遗产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已日渐凸显。然而,文化遗产旅游作为旅游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却在旅游开发中频遭破坏,与旅游经济的矛盾愈演愈烈。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莫高窟为例,简明阐述莫高窟旅游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经济学视角提出发展建议,从而达到遗产保护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 旅游经济 莫高窟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遗产旅游是以遗产资源为旅游吸引物,游客对遗产进行参观,体验文化氛围的旅游形式。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无数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截止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多哈举行时,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7项,位居世界第二。   伴随着全民生活水平及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游客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需求也日益高涨,更多的游客将文化遗产旅游加入了旅游计划中,文化遗产旅游日趋火暴,值得肯定的是,文化遗产旅游项目的开发增加了旅游当地的就业岗位,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旅游经济势必要在景区内进行诸如公路、餐厅、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资源周边环境的改变,游客的激增引起景区及景区周边的环境污染。人体生命活动所排放的气体、水,旅游中留下的垃圾,游客的不文明参观行为,都会对文化遗产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就莫高窟而言,“敦煌热”的出现使这些矛盾更是激烈。众所周知,莫高窟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同时也有极典型的不可再生性,保护好莫高窟,并且发展好敦煌旅游业,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此,找出解决莫高窟问题的对策,对于弘扬中国的石窟艺术,发展河西走廊地区的经济有深远的意义。   二、莫高窟的旅游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的山崖上,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代凿建。石窟群因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美的壁画、彩塑闻名于世。在196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现状   莫高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2009年全年,共有37.96万人次对莫高窟进行参观。2011年,莫高窟参观人数达68万,2012年再次创出了80万人次的新高。此外,地理位置和气候决定了莫高窟旅游业淡旺季分明,每年7、8、9月及“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日均人次5000,2013年10月3日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次。   (二)莫高窟存在问题   1.大量游客纷至沓来远超洞窟承载能力。据统计,莫高窟现有的492个洞窟中,25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洞窟占了80%以上。这类洞窟空间狭小,不适用于一次进入过多的游客。若在旅游旺季,以日均5000游客计算,若将游客以25人为一批次带入洞窟,假设每批游客参观单个洞窟的时长为6分钟,则洞窟需要持续不间断的接待游客20小时。游客进入洞窟中会使洞窟内的二氧化碳及空气湿度增加,人体排放的气体扰乱洞窟内原本相对恒定的小环境,使窟内壁画、彩塑发生起碱、褪色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2.游客的不文明参观行为增加保护难度。部分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触摸壁画、彩塑,在墙体上涂鸦,对壁画、彩塑拍照,随手丢弃垃圾,由于游览人数众多,景区工作人员不可能完全杜绝这样违反《文物保护法》的行为发生,大大提高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难度。   3.生态环境脆弱,屡遭气候、地质灾害破坏。莫高窟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道上,邻近库姆塔格沙漠,受当地多风向和生态环境恶化影响,莫高窟饱受风沙侵蚀。当地有关部门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追求经济的非理性繁荣。敦煌市林业部门给70余家企业颁布伐木许可证,企业则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疯狂砍伐防护林,导致莫高窟常年被风沙、粉尘侵蚀,积沙使崖体坍塌,壁画脱落。   4.历史局限性造成的非正确保护措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敦煌文物研究所开始探讨莫高窟维护方案,研究人员用混凝土加固崖体。混凝土使崖体不易开裂坍塌,但却让崖体中的水无法排出,洞窟渗水严重,湿度增加。除此,还加修了栈道,栈道松动时有发生,研究人员不得不一直反复加固,而近年来为防止在参观中对文物进行触摸,在壁画前添加了玻璃屏风,经研究发现,玻璃屏风的安装也是有弊病的。   三、莫高窟问题的解决及发展对策   (一)大幅提高门票价格   景区的门票价格包含租金、使用者成本、人工设施成本、外部成本、景区人工费用及经营者的目标利润。在其他部分既定情况下,莫高窟门票上调必然会使得目标利润增加,增加的目标利润可用于莫高窟的保护上,但在价格上升的同时,旅游市场对于莫高窟的需求量呈下降趋势。   图(1)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