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庐山远公话中俗字现象
浅析庐山远公话中俗字现象
摘 要:敦煌文献中存在大量的俗字和异体字,给读者的识读造成了诸多不便。《敦煌俗字典》首次以字典的形式收录了敦煌文献中出现的俗字,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与使用价值。本文收录了敦煌写本《庐山远公话》中部分有代表性的俗字,通过对其类型进行分析,并与《碑别字新编》的俗字进行比较,以求在此基础上对《敦煌俗字典》做出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庐山远公话》 俗字 《敦煌俗字典》 类型 比较
一、写本概述
敦煌写本《庐山远公话》,今只存一个写本,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中,编号为斯二零七三。这个写本最早由日本学者矢吹庆辉整理,收入《大正藏新修大藏经》第八十五册。后经王重民、向达先生等辑录修正,收入《敦煌变文集》。收入《敦煌变文集》中的《庐山远公话》,是由王庆菽先生依据S.2073卷校录的。[1]在敦煌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庐山远公话》是唯一明确标明为“话”的话本,也是一篇最长的、最典型的话本。“《庐山远公话》的出现,明确宣告了宋代之前就有话本的流传,而且它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2]《庐山远公话》是唐五代时期的俗文学抄本,其中保存了较多的别字和异文材料,这对于考察当时的文字、词汇及语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庐山远公话》中部分俗字探讨
俗字是汉字史上各个时期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与正字相对的不规范的异体字。[3]敦煌俗字就是在敦煌出土文献中所见历代不规范的异体字。敦煌写本讹俗满纸,异体纷杂,加上时代久远,内容复杂,让人很难识别,成为阅读经卷的“拦路虎”。因此,对敦煌俗字的整理工作亟待解决。业师黄征教授编纂的《敦煌俗字典》,堪称敦煌学界和语言学界的一大巨著。首先,这是一部集敦煌俗字精华于一体的字典,是文字学史上的巨大突破。其次,材料来源非常丰富。该字典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与使用价值,然而《敦煌俗字典》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敦煌卷子有近六万个编号,里面收录了大量的汉字材料,《敦煌俗字典》中收录的俗字还有待补充与完善。本文收录了《庐山远公话》中的部分俗字(这些俗字未被《敦煌俗字典》所收录),同时根据《敦煌俗字典?前言》对俗字的分类标准,将其归为六类:
(一)简化俗字
1.省笔简化俗字
省笔简化俗字是由于抽减、省略了字中某一部件的一至数个笔画而形成的俗字。①
(1) 今拟访一名山,寻溪渡水,访道参僧,隐遁于山谷之,以畅平生可矣。(252页)②
此句中“边”字原卷作“”,是省笔简化俗字,为“?”字省略了“自”字中的一横、宝盖头上面的一点、“方”字上面的两点而成。
(2) 盖闻王法荡,佛法巍巍。(252页)
此句中的“荡”字原卷作“”,是省笔简化俗字,由“?”省略了“日”字下面的一横而形成。
(3)远结徒党五百余人,星夜倍程,来至江洲界内,当即军而便即住。(254页)
此句中的“屯”原卷作“”,是省笔简化俗字,由“屯”字将中间的“”省笔写作“一”而成。
2.换旁简化俗字
换旁简化俗字是由于改变声符或意符而产生的笔画减少了的俗字。③
(4) 如来灭度之后,众圣潜形佛法中。(252页)
此句中“于”原卷作“”,由“於”更换意符而得。意符由“方”简化成“”。
(5) 汝今既去,但往江左,作意巡礼,逢庐山既住,便是汝行之处。(252页)
此句中的“修”原卷作“”,是换旁简化俗字,更换了声符,声符由“”变成了“”。
(6) 莫恋无睡着,证取涅盘之位,何得不为众生念涅盘经?(256页)
此句中“明”原卷作“”,是换旁简化俗字,由“明”将“月”简化成了“”而得。
(7) 白庄曰:念经即是闲事,我各自带杀,不欲得闻念经之声。(257页)
此句中的“等”原卷作“”,是换旁省笔简化俗字。与正字相比,“”简化成了“”,中间的“土”简化成了“”,笔画减少了。
(二)繁化俗字
1.换旁繁化俗字
换旁繁化俗字是由于改变声符或意符同时使声符或意符变得更加繁化的俗字。
(8) 出入来,一任鞭镫驱使。(255页)
此句中“往”原卷作“”,是换旁繁化俗字,为正正字将声符由“主”繁化成“圭”而得。
(9) 王政教,佛演真宗。(252页)
此句中的“留”原卷作“”,上面的声符变成双口,声符变得繁化。
(10) 皆是十二部尊,总是释迦梁津。(252页)
此句中的“经”原卷作“”,是换旁繁化俗字,声符变得繁化。
2.增笔繁化俗字
增笔繁化俗字是由于增加了字中某个部件的一至数个笔画而形成的俗字。④
(11) 若求金银疋帛,劫劫荣心,纵有衣食,自不足。(261页)
句中“充”原卷作“”,是增笔繁化俗字,与正字相比,“”字左边增加“一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