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教育价值
                    民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教育价值
    摘 要:对大学生进行和谐理念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重要意义。苗族人民有着传统的和谐思想和理念,这在《汉译苗疆民歌集》中多有体现。苗族人民的和谐思想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内心世界的和谐。 
  关键词:民歌;和谐社会;教育价值;《汉译苗疆民歌集》 
   
  加强全国各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共同繁荣,维护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民族政策。开动脑筋,发挥智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内容、形式、方法、载体,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民族和谐思想与理念的教育,让他们了解不同民族的和谐观以及优良的和谐传统,掌握民族和谐的思想理论,从而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为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坚定支持者和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民族政策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历史时期相关的民歌对大学生进行和谐教育是一种相当有效的载体。现以《汉译苗疆民歌集》(以下简称《民歌集》)为例简要论述。 
   
  一 
   
  《民歌集》是由申廓英编著、湖南大伦印刷所于1937年出版发行。该书共收录苗族民歌300余首,包括历史类5首、道德类18首、武勇类10首、生活类38首、劳动类23首、风俗类22首、信仰类9首、社交类29首、爱情类63首、杂咏类81首,共十大类。可见,民歌集包揽内容相当广泛,几乎反映了苗族的全部生活。 
  为搜集苗族民歌,申先生深入田间地头、村夫家中,“地赴数十寨,路奔数百里,人央数十余名,旁搜博采”[1](p2),进行实地采风,历时十多月方才成就此书。正如作者在“编辑大意”中所做的解释:“对于所采歌谣,系人情所共喻者,其他疑是疑非,疑云疑雨,怪诞不经,模糊影响之谈,不能得其真义者,概未阑 
  入” [1](p1),显然,《民歌集》可作为我们了解苗族人民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民歌集》虽说成书于民国时期,但其所包含的和谐思想却对当今社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果就《民歌集》的具体内容分析,其所反映的和谐关系主要有: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己内心世界的和谐。可以说,整个《民歌集》散发着和谐的气息、吹奏着和谐的乐章。因此,我们以这样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应该对大学生和谐思想、理念的教育和培养有积极意义。 
   
  二 
   
  人与人的和谐是歌集内容表现的重点,主要包括苗民与汉民、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的和谐。 
  首先,苗汉民族的和谐。试看《苗客相安》: 
  山上一条虎,山上一双牛,牛吃牛的草,虎吃虎的?H。各安生业各自谋,两个并无仇,苗也好,客也好,苗家客家两无仇 
  歌中将苗汉民族分别比喻为牛和虎。在自然界中,牛和虎是很难共处的,总是一幅血淋淋的场面,但在苗家人的眼中,虎和牛却相安无事,反映了苗族以“和”为中心的民族观。 
  虽然,《民歌集》中反映苗民与汉民之间和谐相处的民歌不多,但从苗民对汉民的称呼“客家”来看[1](p12),苗民是相当尊重在苗区的汉人的。这样的和谐相处不仅在《民歌集》中有所反映,在以后的诗歌中也多有记述,如潘俊龄的《祖国挂起这银幕》: 
  汉、苗、侗、彝、布依族, 
  相邀云集黄果树―― 
  亮眼闪闪望瀑布, 
  笑脸溅满水珠珠。 
  哦,祖国挂起这银幕, 
  我们该咋演歌舞?[2](p2) 
  …… 
  诗歌描写了苗、汉等民族对如何共同建设祖国的深切思考,展现了各民族面对祖国美好明天而充满憧憬的美丽画卷。正是在建设祖国的同一目标下,各民族空前团结,和睦相处。如果说《苗客相安》是旧时代苗汉民族人民自发和平相处感情的自然流露,那么《祖国挂起这银幕》则是新时代苗汉各民族在建设祖国共同目标下自觉和谐相处的真实表现。由此看来,苗族与汉族的和谐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又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 
  苗汉人民之间悠久的和谐历史除了在诗歌中有所表现,还有另类表现形式。贵州省黔东南凯里市苗族集聚区的开怀乡,有明代千户指挥、广威将军顾相良的坟墓,坟前立有一碑,其碑文曰: 
  我祖良相公,原籍江南华亭县朱氏巷,乃入黔始祖夏国公镇远侯顾成之六世孙也。……明孝宗七八年间,祖因军事失误,惧上究罪,因埋名隐姓潜逃开怀,取用苗名“邦迪”。……娶苗女文氏,生六世祖雄邦、松邦、优邦、佼邦,传凯赏、开怀、排羊八寨四支顾氏。四百余年来,我顾氏家族……虽分汉苗,实为一本。民族融合自公始也。今聚合族,勒石立碑,永志不忘焉。 [3] 
  这一碑文不仅明确了苗汉人民之间悠久的交往历史和深厚的情谊,而且指明了民族融合是未来发展的永恒主题。无独有偶,1988年11月28日《黔东南报》登载了李葆中《我州有四万苗汉系顾成后裔》一文,文章说:“互依互融,苗汉结为一家;寻根探源,五姓原是手足”,说明了民族之间和谐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隐私保护的社会性别劳动分工信息共享底层协议与算法实现.pdf VIP
 - 根据多波束水深数据估算人工鱼礁空方量的方法.pdf VIP
 - 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 (3) .doc VIP
 - 2025年咨询工程师环保项目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环境效益量化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 联通华盛终端连锁化运营项目-销售管理培训.pdf VIP
 - 临时用电验收要点:国标GB50194-2014.pdf VIP
 -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pdf
 - 2025至2030中国铝合金压铸件行业投资策略及应用需求潜力研究报告.docx VIP
 - 医院重大事件请示报告制度.docx VIP
 - 金风25MW机组运行维护手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