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产生历史背景.docVIP

浅议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产生历史背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产生历史背景

浅议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产生历史背景   关键词 加拿大华人,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种族歧视   中图分类号 K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08)24-0094-02      某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必定有孕育它的历史土壤;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的出现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通过重读加拿大华裔的移民史,考察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的缘起。      一、移居加国      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中国人大量移民加拿大是在19世纪50年代。当时,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弗雷泽河谷发现金矿的消息,吸引了许多原先在美国旧金山的华工到此淘金。仅仅在1858年和1859年里,就有大约2000名华侨离开美国到加拿大。至1860年,又有许多来自香港、澳门和夏威夷的华侨来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加入“寻金热”的队伍。最初的华人主要是在白人矿区当劳工,饱受剥削、虐待和歧视。   到1880年,由于修筑横贯加拿大东西的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road,CPR),大量中国劳工涌入加拿大。这条铁路后来成为加拿大的交通命脉,信息桥梁,也是促进联邦政府统一的主要动力。铁路工地的生活条件简陋,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危险性高,华工的工伤事故率居高不下。在修建这条铁路时不少华工死于极度疲劳、疾病和工伤。据统计,每修建一英里的铁路就有4个中国人丧命。如果没有华工做出的惊人努力,CPR是不可能在1885年建成的。   然而,在铁路建成之后的竣工典礼上,却没有华人的身影,加拿大政府也开始对中国移民征收人头税(TheChinese Head Tax,1885-1923)。起初是每人50加元,到1907年增加到500加元。随着种族歧视的加深,加拿大政府于1923年又颁布了《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Act,1923―1947),禁止除商人和学生以外的华人入境,甚至已经入境的华人的家眷也不能入境。从法案生效起到1947年,只有44个中国人人境。虽然到50年代,华裔的地位逐渐改善,但是直到1967年以后,加拿大华人才真正获得公民权和选举权。   华人为加拿大的立国、建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们却长期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可,遭遇了种族主义歧视和种种不平等的待遇。早期的华裔社区主要局限于唐人街,虽然多数唐人街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如温哥华、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唐人街,但它仍然是一个边缘存在;并且,由于大部分劳工来自中国的南方农村,不懂英文,受教育水平不高,致使华人社区无法形成一个平等地参与主流社会的文化气候,表现出群体的沉默(Collective Silence)。      二、打破沉默      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受近代美国民权运动(1955--1968年)的影响,多元文化政策(Canadian Multi-culturalism,1971)在加拿大的实施,以及华裔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尤其是第二代华裔,有不少人在加拿大接受了高等教育),华人社区的积极分子开始以文学为先声,试图打破一百多年来的沉默。1976年,温哥华的华裔和日裔创办了加拿大亚裔作家工作坊(Asian Canadian Writer’s Workshop),发表了亚裔文化专刊《米纸》(Rice P叩eT)。华裔作家们通过积极的文学创作,让历史性的沉默转化成立足于华人社区的当代加拿大华裔文学。   由于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讲英语的加拿大人远远超过讲法语的加拿大人(以英语为母语的加拿大人约占全国总人数的59%,法语约占24%。作为少数族裔作家,用主流语言进行文学作品创作,就能突破某一族裔较为狭小的圈子,拥有更广泛的读者,并且更容易引起主流文化的关注。加拿大华裔作家采用英语创作,能够使作品直接进入主流话语,改变现存加拿大文学经典的构造;而且,不少在加拿大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华裔作家有着良好的受教育背景,英语已经成为他们的母语。因此,用英文写作成了作家们的第一选择。   加拿大华裔作家的作品最初多以文集出版,因为文集是向主流社会展现少数族裔文学的最好形式,它可以囊括各种文学体裁、为风格各异的加拿大华裔作家提供创作平台,烘托相似的主题,代表集体的呼声。1979年,“加拿大亚裔作家工作坊”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文集《不可剥夺的稻米》(Inalienable Rice:A ChineseandJapaneseCanadianAnthology),它的出版使得加拿大华裔及日裔英语文学脱颖而出。“稻米”是亚洲人的日常所需,维持生命的粮食,它“不可剥夺”,表明了作者鲜明的民族身份,和强烈地反种族歧视的呼声。   继《不可剥夺的稻米》出版后,华裔作家再接再厉,于1991年出版了第一部完全由华裔作家创作的文集――《多嘴的鸟》(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