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婚姻中门当户对
浅析近代中国新知识分子婚姻中门当户对
摘要旧式婚姻一般要遵循“媒妁说合,父母包办”的原则,能否最终缔结姻缘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看双方是否门当户对。其实,门当户对的原则在近代新知识分子婚姻的缔结中仍然在起作用,尤其在流向军政界的一部分新知识分子的婚姻中这种观念十分突出,即使是学界知识分子的婚姻也难逃此命运。
关键词近代 新知识分子 婚姻 门第观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1 传统“四民”社会瓦解与新知识分子阶层的出现
中国传统社会的“四民”之说,《管子?小匡》和《国语?齐语》中都有记载,“士、 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之杂处,杂处则其言咙,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在这一表述中的“士”,多数学者认为最初是指武士。直至秦汉以后,中国“四民”社会的秩序才基本确立,士指读书人,即靠科举取得功名的人;农是以农、渔、牧业为生的人;工是以劳动力或技术在制造、建筑、运输等行业做事的人;商是工商、银行等行业的从业者。从此,士子儒生便成为社会结构的核心角色了。
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逐渐的,士、农、工、商“四民”的旧格局不复存在。
“四民”格局被破坏以后,社会阶层出现了新变动,其中士绅群体发生分化,新知识阶层逐步形成是其突出的表现。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兴起,新型知识分子开始从传统绅士阶层中逐渐剥离出来,形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从20世纪开始,大规模的士绅群体转向能够捞取新社会资格的新学校,并以此为中介获得新的政治、经济、教育、工商、科技、军事、司法等适应社会结构变动需求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进而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如曾任山东都督的周自齐,就是一个出身于传统官僚家庭,后赴美留学而成为新知识分子的,回国后,历任山东都督、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等要职。①
之所以在这里要谈民国时期的社会阶层,主要是让人们了解近代的新知识分子形成的背景及特点,新知识分子作为近代社会中的一种阶层,其婚姻也必然会打上阶级的烙印。但由于近代新知识分子对旧式婚姻种种弊端的猛烈批判、倡导文明结婚和敢于冲出旧式婚姻的藩篱寻找自己理想中的爱人的巨大勇气带有明显的进步性,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些问题。新知识分子的婚姻中仍讲究门当户对就是其中之一。
2 近代中国的文明结婚与新知识分子的婚姻观
近代中国的社会上层(军阀、官僚、商人等)逐渐开始防行西方的结婚礼仪即文明结婚,只不过近代中国行的文明结婚更多只是按照西方的仪式完成婚礼。新式婚姻的“新”,指的主要是婚礼的仪式,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婚恋自由。四川长寿县志中记载:“新式婚礼传自西人,称为‘文明结婚’。本地亦间有仿行者,不过于成婚日略采仪式。惟西人之婚姻,重在男女自择,而加以明信之约誓,俾免后悔,用意亦各有在,乡俗多不知之。”②即使是这种形式上的新式婚姻也主要在各都市举行。清末时,西方的新式婚礼在沿海大城市就已出现。民国时期,文明结婚在内地的大都市也多起来,很多地方县志中也详细的记载了文明结婚的程序如《夏津县志续编》记载,新式结婚仪式有25步之多。不过很多在记述完新式结婚仪式后,往往会附上一句类似于“夏之风气未开,犹拘于旧礼教。”③之类的话,再如民国《昌乐县志》中载:“近者,文明结婚改革旧制,本县风气未开,鲜有行者”可见,新式婚礼在广大乡村并未流行。如前所述即使行文明结婚者也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式婚姻。如号称“三不知将军”的军阀张宗昌,有一次,也竟要搞一次文明结婚。结婚的对象是京城名妓亚仙,亚仙无亲人,只有一位干妈。由于行文明结婚需双方父母都在场,这下可急坏了张宗昌,张四处为亚仙找父亲,最后选中了他的顾问蓝某,并强迫蓝某娶亚仙的干妈,一场文明婚礼最终举行。④
与追求时尚而举行文明结婚的人相比,先进的知识分子更看重的是文明结婚背后的所隐含的男女平等、婚恋自主的观念。19世纪末,维新派知识分子就已对传统的的婚姻制度予以批判。梁启超撰写《禁早婚议》等文章,猛烈抨击封建婚姻制度,主张婚恋自由。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其《恶俗篇?婚姻》中揭示了封建婚姻的残忍。他指出中国人的成婚之礼是“淘气的事”、“伤心的事”和“受罪的事”。
3 新知识分子的新式婚姻仍然是门当户对的婚姻
首先,流向军政界的新知识分子出于各种考虑,他们仍然重视婚姻的门当户对。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蒋宋联姻”了。
蒋介石小时候就学于私塾,后来才来到奉化县城的风麓学堂接受新式教育,后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便一直追随孙中山。此时的蒋介石的确是一个接受了新式教育,积极进取的爱国青年。北伐战争中,他逐步掌握了国民党党政军大权。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