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道具在民间舞中作用
浅析道具在民间舞中作用
摘要:在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表演中,道具的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道具的使用可以极大的丰富舞蹈的艺术语汇,增强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加强运动人体的动态表现从而完成舞蹈者内心世界及感情的表达。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 道具 作用
道具的使用可以极大的丰富舞蹈的艺术语汇,增强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加强运动人体的动态表现从而完成舞蹈者内心世界及感情的表达。[1]
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道具的来源
各类舞蹈所使用的道具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产生原因,道具的质地和构造上也具有每个民族自身的风格特点。在最初的民族民间舞蹈中,人们使用的舞蹈道具大部分是从人们的生产、生活、劳动中提炼出来的。[2]
1.1 东北秧歌中手绢花的来源 东北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最初的形态来自于日常生活,男女农民在稻田里插秧,边唱边插。累了休息时,就取出一尺三寸???右见方的四角手绢擦汗,手绢都不离手,大家就用自娱自乐的这种方式、互相交流,任意挥舞着手中的四角手绢,把周围的人都调动起来,即兴发挥。六十年代,手绢花在东北秧歌表演中已广泛使用。特别是近年来,人们随着文化和舞蹈相结合的发展,再加上慢慢的流传和演变,已经将普普通通的四角手绢,发展成以镶亮片双层的八角手绢出现在东北秧歌舞蹈表演中。
1.2 蒙族舞蹈中的筷子、盅碗的来源 蒙古舞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盅碗舞也称为打盅子,在鄂尔多斯很流行,传说起源于古代打仗时旗开得胜的人们在庆典宴会,拍掌打击节奏,击酒盅助兴,经过时间的慢慢演变而形成如今的盅碗舞。蒙古族忌讳在吃饭时敲碗筷,而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一反这个习俗。在节日喜庆的宴会上,他们常常敲击碗筷以助兴,筷子舞由此而产生。[3]
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道具的分类
2.1 按照道具的使用类型化分 中国民间舞蹈中所涉及的道具种类十分繁多,类型多样且形态各异。总体上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道具为视象主题,如民间流行的龙舞、狮舞、灯舞等;一类是道具规定舞蹈动态,如各种鼓舞和芦笙舞、弦子等;一类是作为人体动作的延展物,如刀、剑、巾、绢、袖、绸、扇等。[4]
2.2 按不同民族化分
2.2.1 汉族:山东鼓子秧歌中的“鼓”、“棒”、“伞”;安徽花鼓灯中的盘鼓;东北秧歌中的手绢花和扇花;还有诸如安塞腰鼓、广东英歌、湖南花鼓、辽南高跷等。
2.2.2 藏族:藏族舞中的热巴,是在民间是由世袭的流浪艺人表演的。其中铃鼓舞中的牦牛尾和铃铛,单柄手鼓和长鼓槌都是主要道具。
2.2.3 蒙族: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舞者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盅碗舞,亦称“打盅子” 。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起舞;筷子舞,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两臂松弛流畅地用筷子击打手、腰、腿等各个部位。
2.2.4 维族:盘子舞,俗称“顶碗小碟舞”,表演时舞者两手各持一小碟子,指挟手筷,和着音乐,边打边舞,边舞边转,并在头上顶着盛水的碗。
2.2.5 朝鲜族:象帽舞,舞者戴特别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转和飞舞。技巧越高,头上的长缨就越长。有时舞者手中击打着小鼓来作表演。长鼓舞,表演者身挎杖鼓,左右手持竹键敲打鼓面,击鼓起舞。
3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道具的作用
3.1 道具的运用可以揭示人物的情感 运用道具是中国舞独有的特点,道具的恰当应用,既能体现出舞蹈风格体裁的特有式样,又能显示出舞蹈的环境特点;既能创造独特的情感氛围,又能为表演者提供物质的支撑条件,有助于他们展示技巧。[5]
通过对道具的不同的处理运用,可以恰倒好处的揭示人物的喜、怒、哀、乐、等种种情态,烘托和反映了编创者增强作品效果的意图,也烘托和提示了舞蹈者的角色身份以及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显示了此时此刻舞者所要表现的意境和心情,从而使许多单凭肢体动作很难完成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6]例如在《倩女悲情》中道具手绢花不仅用来突出了东北姑娘的内敛和含蓄,同时还起到了遮羞,当盖头的作用。舞蹈第一段的表演中,舞蹈演员用红绸还有手绢花“绕花”表现了主人公悲伤绝望的一面。舞蹈的第二段表演集中体现了她对往事的怀念,从而用 “里挽花”表现她对丈夫的深爱,因此心中充满喜悦。通过一系列道具的运用,强调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更加突出了倩女悲情的主题。
3.2 道具的运用可以表现舞蹈意境 舞蹈道具是表现舞蹈意境和人物情感的重要手段。舞蹈意境和人物情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是舞蹈所表现的核心,而这个“核心”不仅需要舞蹈演员身临其境,还需要道具的配合才能使作品表现的尽善尽美。意境,就是虚对实的依赖,心对物的依赖。人物情感就是对现实,对理想,对人,对物的内心宣泄。[7]
例如芭蕾舞蹈作品《茉莉花》,舞蹈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