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挂词义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挂词义发展

浅议挂词义发展   摘要:“挂”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动词,其词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本文尝试从“挂”的产生及发展意义入手,分析“挂”从古到今义项的发展演变及其动作意义虚化的情况,厘清“挂”的义项及动词使用对象的古今发展思路,总结出“挂”的动作义虚化的过程。   关键词:挂义项发展虚化一、“挂”的产生与本义   “挂”在《说文》里的解释是:“挂,画也。”作为动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周易》:“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这里的“挂”有“区别、区分”之义。段玉裁注: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由此可见,“挂”本义为“区别、区分”,后人因画成之作多要悬而挂之,因而“挂”又引申为“悬挂”之义。   二、“挂”的义项发展   “挂”产生之初本为“区别、区分”义,但在后人使用中,本义使用频率却远远低于它的后起引申义。由引申而来的“挂”的动词常用义“悬挂”,占据了“挂”的动词义项使用中的绝大多数。词义发展后期,“挂”的本义甚至逐渐衰退、消亡,而常用义“悬挂”则成为了其他引申义的引申源头和依据。   (一)先秦晚期“挂”的义项初步发展   “挂”最早见于先秦早期。在先秦晚期,为“挂”的义项得到了初步发展。其中,“悬挂”义成为了重要的引申义项。   (1)主人左执角,再拜稽首受,复位;诗怀之,实于左袂,[挂]季指;卒角拜。(《仪礼注疏?卷四十五?特牲馈食礼第十五》)   (2)砥室翠翘,[挂]曲琼些。(《楚辞?招魂》)   例(1)中,“挂”是“悬着,悬挂”之义。唐贾公彦疏曰“‘挂?以小指者,便卒角也’,但右手执角,左手挂?,以小指不干左手。言便卒角者,饮酒之时,恐其遗落,故挂以小指,故云便卒角也。”即喝酒的时候为了防止遗落,用手指钩挂着酒杯之意。例(2)中的“挂”在(《楚辞?招魂》)注中指“悬也”,亦为“悬挂”之义。   (二)汉代以后“挂”的义项发展思路   汉代以后,“挂”的引申义项蓬勃发展。出现了由“悬挂”义引申出来的多种与“挂”这一动作相关的义项群。   (3)禹之趋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非争其先也。(《淮南子》)   (4)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5)尝胆濡足,是其分愿,分心[挂]腹,实亦私苦。(《全刘宋文》)   (6)标半落而飞空,香随风而远度。[挂]靡靡之游丝,杂霏霏之晨雾。(《全梁文》)   “挂”的“悬挂”义中,“悬”是指东西被悬在空中,“挂”则强调东西被固定了,指某种东西被固定于某种状态。由此,引申为“辞官、披、穿衣物、牵挂、惦念”以及“伴随、洋溢”等义。如例(3)中,“冠挂”指的就是“挂冠”,冠,官帽,挂冠,即挂起、悬起官帽,寓指辞官回家的意思。这是从“挂”常用义“悬挂”引申出来的。例(4)中“挂铠出门”是指披着铠甲出门。衣物穿在身上就像物品被悬起来一般,只是在这里人的身体作为了固定衣物的依附物罢了。这也指铠甲被固定于身体上的一种状态。例(5)中的“挂”是“牵挂、惦念、挂念”之义,人的感情被悬在心头放不下去则为“挂”,所以,由“悬着、悬挂”义也可引申出“牵挂”“惦挂”的义项。例(6)中的“挂”更明显地可看到“状态”了,“靡靡之游丝”被悬于空中,指空中洋溢着、伴随着“靡靡之游丝”的状态。因此,由“悬挂”的“悬于半空”义与“被固定”义可引申出多个义项群。这些义群的划分与“挂”所依附的物体有关。我们把它们粗略的分为以下几类:   1.“披挂”义   动词“挂”所依附的物体是人的身体。如“挂孝、挂衣、挂服”等,表示“披、穿”义。   (7)长女适彭城刘师穆,次女适范阳卢霄翅,一女落发披缁,小女才[挂]丧服。(《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8)一日,偶出中堂,忽见一人穿麻[挂]孝而入。(《三国演义(下)》)   2.“牵挂”义   “挂”所依附的物体是人的情感归宿地,如心、腹、怀、心头等,如“挂心、挂怀、挂于腹、挂记、挂念”等等,都表示“牵挂、记挂”和“挂念”之义。   (9)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寒山诗?一住寒山》)   (10)既解情中无境像,应难闲事[挂]心头。(《敦煌变文集新书》)   3.“恼怒”义   “恼怒”义群中,“挂”依附的是人的脸部,表恼怒后在脸部的表情,如方言中“挂火、挂劲、挂相”等。   (11)大家这一交头接耳,林士佩的脸上不[挂],羞恼变成怒。(《三侠剑(下)》)   (12)这件事情,连老头秋田都有点[挂劲]了,心说:侯振远你们办的这叫什么事啊!(《雍正剑侠图(中)》)   4.“提及”义   提及,顾名思义,是由嘴而“提”,所以“挂”的依附物体是嘴巴,如成语“何足挂齿、不必挂齿”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