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预防核辐射食物选择
浅论预防核辐射食物选择
摘要:当今世界核电站一般发生核泄漏事故,通常泄漏的核物质一般是铀235,钚239的裂变产物,如碘131、锶90、铯134、铯137等。核辐射属于电离辐射,直接伤害人体皮肤、血液和内脏器官的组织细胞,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预防核辐射包括减少核物质接触和人体修复两个方面。实践证明,民众在受到微量核辐射期间,有选择地多食用一些特定食物,能有效预防和缓解核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常见的此类食物类型有:富含碘类、富含植物雌激素类,富含维生素类,富含胶原蛋白类,茶叶类等。
关键词电离辐射;碘131;铯134;铯137;含碘食物;人体修复
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受损,引发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到4月12日,此次核事故等级已经上调至最高等级7级。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居,我们中国因为这次核泄漏事故,也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很多民众出于对预防核辐射相关知识的缺乏,陷入的恐慌之中,甚至爆发了一场从南到北,席卷全国的“抢盐风波”。 这件事表明,广大民众对于核辐射的科普知识普遍缺乏,确实需要了解预防核辐射的相关知识,以便于采取正确应对措施和保持平静的心态。本文就是从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原理入手展开论述,结合人类以往几次核灾难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些预防核辐射具有明显效果的食物,帮助普通民众在生活中通过调理饮食来做到科学、合理地预防核辐射。
1 核物质泄漏的危害
核电站是利用核物质裂变反应来进行发电的,核电站反应堆一般使用的核物质燃料是放射性重金属:铀235、钚238、钚239等,都集中在核电站的炉芯。一旦发生爆炸或其它事故,导致炉芯熔毁,核物质就会扩散。如果扩散到大自然中就造成了核泄漏。按国际分类核事故等级从低到高共分为7个等级,1级代表最轻,7级最严重。人类目前为止共发生了两次最严重的7级核事故,分别是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日本的福岛核事故。核泄漏后发生后,铀、钚的众多裂变产物也被释放出来,如钠24、锰54、钴60、碘131、铯137、铯134、镉85等,这些物质一般随地下水、海洋洋流、风、大气环流广泛传播,然后慢慢沉降。核物质通过污染水、空气和土壤,进一步流入植物、动物体内,食用受污染地区的蔬菜、粮食、牛奶、畜禽肉、鱼类等,如果放射性物质辐射剂量没有降到安全范围内,就会危害人体健康。可以说核泄漏的污染影响常常是很广泛的。
2 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时间范围
放射性核物质泄漏后,在大自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剂量会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失。这段时间通常用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来衡量,常见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如下:碘(I)131:8天,铯(Cs)134:2年、铯137:30年,钴(Co)60:5年。钚238:88年,钚239:24100年。可见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大自然中,影响是长期的。
3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方式
3.1 核辐射的概念
辐射分为两类,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凡是能将物质电离的辐射被称为电离辐射,核物质的放射性属于电离辐射,常见的放射线包括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凡是不能使物质电离的辐射,被称为非电离辐射,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等。非电离能量低,对人体危害很小。
3.2 核辐射线的细分
目前科学已经证明,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为α、β、γ3种射线,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
α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力,在1毫米路径上,α射线能形成3000对电离,但α射线穿透力弱,一张普通的纸就可以阻挡。
β射线:电离力弱,1厘米路径上只形成10对电离穿透力较弱,穿透力较强,能穿透人任何季节的衣服。
γ射线:电离力最弱,比α射线小1000倍,穿透力极强,能在空气中传播几百米而无显著减弱,几米厚的混凝土墙才能阻挡。
3.3核辐射对人体的损伤
核物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断释放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这些射线的电离作用能直接损害人体细胞,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直接杀伤细胞:包括导致细胞核肿胀、溶解、固缩或破碎,染色体畸变,细胞器改变等,人体外在表现为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呕吐、腹泻、死亡等
(2) 影响细胞周期:阻断或延长细胞活动周期,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增殖力下降等,人体外面就表现为各类癌症、痴呆、肢体畸形等。
4辐射对不同人群的危害差别
一、 对胎儿、儿童危害最大。胎儿、儿童身体细胞分裂迅速,更新速度快,更敏感,受电离辐射影响最大。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的事实也表明,胎儿、儿童比成年人癌症发病例高的多。
二、成年人受危害相对较小。这是由于成年人细胞多处于正常状态或休眠状态,分裂减少,相对迟钝,电离辐射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