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日本人自杀观
浅议日本人自杀观
【摘要】:佛教的无常观在日本民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因而日本人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都更轻生;武士道精神诞生了切腹与心中;孤独意识将名作家们又进一步推向死的边缘。
【关键词】:日本著名作家;生死观;孤独;自杀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910201-01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名作家们的自杀。有岛武郎、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等自杀就像是徘徊在日本作家们身边的幽灵。文章试从生死观、武士道精神、孤独意识等方面对日本著名作家的自杀现象进行探究,力图揭开日本作家自杀之谜。
一、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多发,地壳运动剧烈,且气候带从南亚热带延伸到北亚寒带,四季变化分明。特殊的地理特征,使日本人长年生活在不安与变化中。
六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到日本。其“诸行无常,胜者必衰”的循环观,或多或少安慰了日本人不安的心灵,也给其人生观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2-13世纪,荣西和道元又将禅宗这一佛教宗派带到日本。不久,其影响波及日本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促成了日本民族观的形成。禅宗相信“轮回转世,生死不灭”,训诫人们不要把死看成人生的完结,而应看成人生的开始。正因为如此,“生和死这两种人力无法超越的完全对立的界限,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并不认为是界限,而是前后牵连的变化中的两个阶段。在这里,死不是永远的沉寂,而是人生转世的道路。”[1]
名作家川端康成,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开煤气自杀了。除了担心无法超越以前的辉煌成果以外,更为根本的原因是他对死亡美学的追求。川端认为:“人世间再没有比用轮回转世的训诫编织的梦更美妙的东西了。”[2]他相信轮回转世,生就是死,死就是生,以死而生。而新思潮派小说家芥川龙之介也表示愿意牺牲生命来换取“那朵空中瞬间绽放的火花”。
从审美角度来看,死亡是最高的艺术。1961年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请细江英为其拍照。作为自己完美体形的最后见证,其摄影构图极尽唯美。在拍摄的瞬间,三岛身体的美被永恒地记录下来。其后肉体的消亡又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
二、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被誉为“大和魂”,是日本民族的道德体系中心。“武士道,即知死之道。”武士道经典《叶隐》上的这句名言道破了实践武士道精要之所在,即只有以死殉道,才是真正的武士。尽“忠”是绝对的价值,君要你“切腹”你就得“切腹”。
日本人认为灵魂在腹中,“切腹”就是将自己的情感公诸于众,以显示心中无隐晦。“切腹”虽是死罪的一种,但因为几乎都是武士自己结束生命,故只考虑为自杀。德川幕府时期,左近、内记为报父仇企图暗杀将军德川家康,却被其家臣捕获。德川赞扬二人的勇气,给与他们武士最光荣的死亡方式――切腹自杀的权力。“切腹”包含着对武士人格和名誉的尊重。
武士道从最初的武士阶层经由多种途径向日本国民渗透,逐渐成为其共同道德。三岛的死正是武士道精神的体现。他出生武士名门家族,幼年时代就接受了武士一样严格地训练。三岛对武士及武士道兴趣浓厚,其作品中有很多是描写“切腹”的,以至有人说要理解三岛,就必须首先理解他的自杀美学。面对日本战败后右翼分子贪图享乐的状态,三岛以武士的身份向右翼团体递交了檄文,并写了“谏世”的辞世文。最后,他走到自卫队东部方面总监部,高唱着“战斗吧”切腹自杀。
武士道文化存在于日本人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江户时代,大文豪近松门左卫门将“忠”字拆开,将其上下部首调换创造出“心中”一词,以表达男女为向对方表露自己忠诚的情死。自此“心中”成为日本特有的自杀术语。关于“心中(情死)”,小泉八云是这样考虑的:用死的方式来结合是比释迦还要古老的思想。到了近代,情死又多少借用了佛教的神秘色彩。他们的理想是一同到达极乐世界。佛教宣扬轮回转世,经过几千年几万年他们的灵魂也将永恒。
白桦派代表作家有岛武郎就选择了“心中”这种自杀方式。有岛和波多野田郎之妻秋子相爱。而当波多野田郎向他索要一千万日元,作为和妻子绝交的损失费时,身为富翁的有岛却认为那是对自己爱情的侮辱,断然拒绝。他最终选择和秋子一起情死在轻井泽的别墅中。
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也在1886年和情妇山崎富荣一起投河自尽。芥川虽然不是情死,但他自杀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和秀夫人的爱情。
三、孤独意识
作家大都多愁善感,他们喜欢幻想,也容易绝望。他们沉湎在“超现实”的真空地带,陷入了极其孤寂的世界中。于是将意志寄托于文学,这就是所谓的“私小说”。只是,自杀的作家们一般借助的是幻灭的私小说,即赤裸裸地刻画出被欲望驱使的人性,并且作者自身也走向幻灭这样的小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pringboot的校园二手交易小程序.docx VIP
- 小升初英语一般将来时专项训练.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非麻醉医师实施口腔诊疗适度镇静镇痛专家共识》解读.pdf VIP
- 2023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技术通则.docx VIP
- YY 0017-2016骨接合植入物 金属接骨板.pdf
- 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整理.pdf
- 12第二编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pptx VIP
- 标准图集-23S519-小型排水构筑物.pdf VIP
- 16第二编 第七章 汉代文人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