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东汉削爵抵罪
浅论东汉削爵抵罪
摘 要: 富谷至在《秦汉刑罚制度研究》中以朱穆为例提出东汉时爵位在“削爵抵罪”中的作用十分微弱。作者认为东汉时高官并不自然而然地拥有高爵,而且东汉时爵位在“削爵抵罪”中的作用是日益微乎其微的。
关键词: 东汉 “削爵抵罪” 官爵授予 刑罚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富谷至在《秦汉刑罚制度研究》中对有爵位犯罪是否可以通过削夺爵位进行减免进行了讨论,并以朱穆为例证明爵位对刑罚减免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认为“虽然不能确定作为州刺史的朱穆的爵级是多少,但估计一个二千石官拥有的爵位,肯定会高于六百石的官爵五大夫,拥有高爵的朱穆并没有用削爵的办法争取刑减免”①。笔者对?骞戎料壬?引用的这个例子有两个问题:一是高官是否会自然而然地拥有爵位,二是东汉时期“削爵抵罪”的作用是否微乎其微,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二、东汉官爵的授予
东汉时期沿袭了西汉爵位授予的方式,但同时又有自己的一些方式。东汉时爵位的授予主要有以下方式:
(一)东汉初年因军功而授爵
1.东汉初期功臣封爵。东汉初期因光武帝对在开国战争中立下军功的军授予爵位,如高密侯邓禹、全椒侯马成、广平侯吴汉等。
2.东汉统治时因其他战功而被封为爵。出击匈奴封侯。窦宪击北单于,“诏使中郎将持节即五原拜宪大将军,封武阳侯,食邑二万户”②。
平羌族叛乱封侯。“四年,(马防)封防颍阳侯,光为许侯,兄弟二人各六千户”③。
镇压农民起义封侯。“(度)尚出兵三年,群寇悉定。(延熹)七年,封右乡侯”④。“(抗徐)击太山贼公孙举等,破平之,斩首三千余级,封乌程东乡侯五百户”⑤。
(二)恩封
1.绍封。永初七年,邓太后绍封大批功臣后为侯。如封万封孙万修为曲平亭侯,马援孙马朗为合乡侯等。
2.分封。高密侯邓禹薨,光武帝分禹封为三国:长子震为高密侯,袭为昌安侯,珍为夷安侯。
3.袭公主爵位。马定因其母为获嘉公主,因而袭封获嘉侯。马奋为平阳公主子,因而袭封平阳侯。
4.外戚封爵位。建武十三年,外戚恩泽封者四十五人。到东汉末年,由于外戚擅权,对外戚的封侯更是数不胜数。
5.宦官封爵位。延熹二年,桓帝利用宦官单超等人诛杀了大将军梁冀及其党羽,桓帝下诏封超新丰侯,徐璜武原侯,具瑷东武阳侯,左?∩喜毯睿?唐衡汝阳侯。东汉末年,对宦者封爵十分频繁,而且数量众多。
6.因定策功封爵。胡广、徐防、张禹、尹勤等人,皆因定策立桓帝而被封侯。
7.因侍讲有劳封爵。“其年,追济侍讲有劳,封子根为蔡阳乡侯”⑥。
8.因出使西域封爵。班超在西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被封为定远侯。
这些是东汉政府几种最常见的封爵方式。从这些封爵的方式可以看出,东汉政府在封爵方面都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封爵必须得到皇帝的诏许。换而言之,没有皇帝的诏许,即使官秩再大、官位再高,也是没有爵位的。根据史料的记载,邓彪虽为太傅,位列三公,但并没有因此自然而然地拥有爵位,而是只有当皇帝“赐”其为关内侯时,才拥有关内侯的爵位。
再看朱穆的例子。《后汉书》中只提到他官秩达到二千石,并未记录他们因受到皇帝的诏书而被封为相应的爵位。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朱穆虽然官秩为二千石,但由于没有得到皇帝的诏许,并不拥有爵位。在富谷至之所以在《秦汉刑罚制度研究》一书中使用没有爵位的朱穆证明爵位在减免刑罚方面的作用是十分微弱的⑦,这似乎并不恰当。
三、关于东汉爵位在刑罚中的作用
(一)西汉爵位在刑罚中的作用
西汉的一些法律、诏令中明确提到可以“削爵抵罪”。如:
1.“孝景中四年,(宋昌)有罪,夺爵一级,为关内侯”(《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2.“孝景七年三月丙寅封,坐后父故削爵一级,为关内侯”(《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3.“(义阳侯乌厉温敦)五凤四年,坐子尹细王谋反,削爵,为关内侯”(《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4.“甘露元年,(丙?@)坐酎宗庙骑至司马门,不敬,削爵一级,为关内侯”(《汉书?外戚恩泽侯表》)。
5.“甘露中,(魏弘)有罪,削爵,为关内侯”(《汉书?魏相传》)。
6.“(韦玄成)后以列侯侍祀孝惠庙,当晨入庙,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关内侯”(《汉书?韦玄成传》)。
上述史料是西汉时对“削爵抵罪”的一些记录。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在处罚时间上:上述史料均发生在宣帝之前。
从所犯罪名上:适应“削爵抵罪”的罪名比较分散。第2条史料是因为“后父故”而被削爵;第2条史料是因为“坐子尹细王谋反”而被削爵;第4、6因违反礼制而被削爵;第1、3未表明罪因。
在处罚中,对这些有罪或有过失的人员均“削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