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范蠡经商之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范蠡经商之道

浅谈范蠡经商之道   摘要:范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实业家,本文主要通过对范蠡经商成功的原因以及其经商思想进行分析,以期待能对现代企业家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范蠡 经商之道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战国末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辅助勾践灭吴兴越,称霸中原。然而他功成身退,离开勾践,先到齐国东北端的滨海地区(今蓬莱一带),后又到西南端的陶(今菏泽南面),从事商业活动。“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成为远近闻名的商业巨富,被誉为华夏商人的圣祖[1]。可以说,范蠡是从政能强国、经商能大富,德才兼备、见识高远的人。那么,范蠡的经商之道究竟有哪些?他的成功给现代商界留下什么启示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范蠡经商成功的原因分析   1.1 文化资本优势   范蠡之所以能够帮助勾践完成复国雪耻、称霸诸侯的大业,能够弃官经商,“三致千金”,成为垂名后世的“陶朱公”,根源在于他自身的文化资本底蕴作为内因奠定了基础。   《越绝书?越绝外传纪策考第七》中写道:“(文种)得蠡而悦,乃从官属,问治之术。蠡修衣冠,有倾而出,进退揖让,君子之容。终日而语,疾陈霸王之道;志和意同,胡越相从。”可见,范蠡独有所学,韬光养晦。正因为其不凡的学识,才使文种引为知己,共同赴越,辅佐勾践。他的文化资本使他明锐、深沉、坚定、灵活机敏,成为勾践推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重要策划和组织者;他所实施的修筑都城、开荒种粮、畜牧养鱼等一系列生产经营之道,使越国在短期内国力大盛,终于灭吴兴越,称霸中原。范蠡的文化资本决定了他能够胜任“存越、灭吴、争霸”的历史重任。同样,也为他从商成功奠定了基础。   1.2 地理位置优势   范蠡在经商活动中,还会“择地”。范蠡经商选在齐国,是要摆脱政治对他的影响,使他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到齐国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陶定居。依据如下:一、陶地理位置优越,方便东西南北各地交往。《史记》载:“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1]”二、周边物产丰富,能提供充足的货源。陶之东为齐国,多布帛鱼盐;北为赵,富鱼、盐、枣、栗;南有邹、鲁,桑麻之业兴盛。三、陶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适宜,既可为经商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又能为商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四、陶地偏东,与中原相比,战争相对较少[2]。这正是他顺应“地道”的表现,因而在商业活动中得到“地”之“利”。   1.3 人际关系优势   范蠡长期主政越国军事、经济、外交,在辅佐勾践过程中,出于战略需要,接好齐围,亲近楚国,依附晋国,从而也编织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凝聚了自己的社会关系资本。正是由于这一资本的庇护,才使范蠡及其全家从越国安然离开,像普通老百姓那样“苦身戮力”、“耕于海畔”、“父子治产”、“致产数千万”;也正因为这一资本,在范蠡转辗到齐国后,又被齐王重用为相。      2、范蠡的商业经营之道   2.1 善捕商机,善用时机   范蠡在对商机的把握上技高一筹。宜兴鼎蜀山区附近的泥土黏力强,耐火烧,宜做陶器[2],当地很多人都知道,但只有范蠡意识到了这里的商机。他用商人的头脑,以实际行动把有利的条件转变为现实。这告诉我们,把握机会,立即行动,抢占先机是商界人士的首要必备的内在素质。   此外,范蠡提出“贱取如珠玉”、“贵出如粪土”[1],即进货时,当货物的价格低于价值,就要像珠宝一样采购;在出售时,只要价格高于进价,就应视之如粪土,尽快出售。惟有这样加快周转速度,才能获取较高的利润。如粮食,就要在丰年大量收进,积蓄储备,以供歉年出售,从而在商品货币的转换中取利。“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旱则资舟,水则资车”[1]都说明了范蠡在经商中,能因时而变,觉其先兆,窥其先机,从而能牢牢把握住经营的主动权。因而,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下,商家要想获利赚钱,就必须重视市场行情的变化,揣度商品供求和价格的关系,把握时机,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2.2 诚贾经商,仗义疏财   范蠡讲究“仁义”和“诚信”,他具有一般商人所难有的气质和风格。   首先,商品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的质量即其使用价值,它的好坏不但关系到生产者、商人本身的信誉,而且同时也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当私营个体手工业大量兴起后,范蠡就引用他的老师计然之策,提出“务完物”的口号,要求质高货真、完好贮藏,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还提出“腐败而食之货勿留”的方针,以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3]。这样,范蠡就以优质的产品获得了大量农业生产者的欢迎。   其次,在他经商19年中,能够三次积累“千金”,但他却并不骄傲自满、盛气凌人,而是把“千金”“分散与贫交疏昆弟”[1]。著名史学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